它们,就这样惨死在非法捕鸟网中
当代生活报 2016-11-06 16:50
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南宁市心圩江湿地有人非法布网捕鸟,有南迁过冬的候鸟落网丧命,令人心痛。图为11月4日爱鸟人士在清除湿地边的几张捕鸟网,网上是一只落网丧生的黑喉石鵖。【来源】当代生活报
据网友分析,这些捕鸟网被“巧妙”地隐蔽设置在小溪旁鸟儿必经之处,如果不是来打鱼的村民或摄影爱好者,平时根本不会有人发现。而每年10月前后,心圩江湿地及公园总能迎来大批迁徙的池鹭、白鹭、金眶鸻及青脚滨鹬,这些大网的存在,让不少来到此处栖息觅食的鸟儿中招丧命。图为爱鸟人士正在清理捕鸟网。记者 冯耀华 摄
网上仅遗留几只小鸟遗体,说明体型较大的鸟儿应该是被捕鸟人拿走了,这些小鸟不值钱,捕鸟人一般不会理会,任由它在网上死去。图为命丧捕鸟网的黑喉石鵖。记者 冯耀华摄
记者了解到,近期南宁森林公安部门正在开展打击非法捕猎候鸟的专项行动,11月3日上午,南宁森林公安在广西花鸟市场也查获了一家销售捕鸟网的店铺,缴获野生鸟一批。图为网友“静候佳音”在心圩江湿地拍摄到的黑喉石鵖。
对于张网捕鸟的问题,南宁市森林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梁德强表示,张网捕鸟属于非法捕猎行为,会根据违法犯罪的情节和严重程度来处罚。图为网友在心圩江拍到的野生鸟类——蓝喉歌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网友“静候佳音”摄
如果捕猎到的是国家重点保护级别的鸟类的话,则属于情节严重范畴,构成刑事案件,森林公安将会立案侦查。如果捕猎到的鸟类不属于国家保护级别鸟类,属于一般的违法行为,会根据违法后果进行相应处罚。图为青脚滨鹬: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网友“静候佳音”摄
候鸟春季往北迁飞的时间,为每年2月中旬至4月上旬;秋冬季迁飞的时间,约在9月底至11月中旬。据调查,广西已记录鸟类有536种,其中80%为迁徙候鸟,包括世界级濒危物种勺嘴鹬、青头潜鸭、黑脸琵鹭和小青脚鹬,以及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鸟类黑鹳和中华秋沙鸭。图为白腰草鹬: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网友“静候佳音”摄
比较常见的广西越冬候鸟:中华秋沙鸭、普通秋沙鸭、绿翅鸭、针尾鸭、斑背潜鸭、鸳鸯、白琵鹭、黑脸琵鹭、灰鹤、白骨顶,白腹鹞、苍鹰、草原雕。图为棕扇尾莺: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网友“静候佳音”摄
图为黑翅长脚鹬: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网友“静候佳音”摄【来源】当代生活报
编辑 葛政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