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生活|食物与茶如何搭配?

佛山日报  2016-11-04 15:58

作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茶不可避免地要与食发生关系。由于饮茶会造成腹中的饥饿感,而且空腹饮茶还会给健康带来损害,所以茶食就成为很多饮茶场合必不可少的内容。唐宋以后,茶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饮料,佐茶的食物也逐渐地具有了独特的风格,而且形成了独立的体系。

早期的茶食可分为茶菜与茶果两类。桓温宴上的“七奠”可以算是茶菜了,而“拌茶果”的“果”就是茶果了。茶果的发展较快,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形成了气候。陆羽《茶经》 中引用晋代弘君举的《食檄》:“寒温既毕,应下霜花之茗。三爵而终,应下诸蔗、木瓜、元李、杨梅、五味、橄榄、悬豹、葵羹各一杯。”

唐代宫廷茶宴中的茶果与民间的相仿,只是用来盛果品的器皿更华丽些。唐代的《宫乐图》就曾描绘了宫中茶道的情景,其中海棠似的小碟中放有核桃仁;而唐代的《宴饮图》 中有梨子等水果。唐哀宗李祝《停贡橄榄敕》:“每年但供进腊面茶外,不要进奉橄榄子,永为常例。”陆羽《茶经》 引晋代弘君举的《食檄》 中有以橄榄为茶果的,这里也应是作茶果用。

自居易的有一首诗完整地记载了茶宴的饮食内容,《招韬光禅师》:“白屋炊香饭,荤膻不人家。滤泉澄葛粉,洗手摘藤花。青芥除黄叶,红姜带紫芽。命师相伴食,斋罢一瓯茶。”这是典型的宗教风格的茶宴,是斋饭与茶的结合,可以说,斋食作为茶食的主要形式已经被大家所接受。后来日本茶道中的怀石料理在中国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成形了。除了白居易诗中的“香饭”、“葛粉”、“藤花”、“青芥”.、“红姜”,茶宴的菜肴还有“甘菊苗”、“莲芽”、“春笋”等。唐姚合诗《病中辱谏议惠甘菊药苗因以诗赠》:“热宜茶鼎里,餐称石瓯中。”是说甘菊苗宜用来佐茶。唐章孝标诗《思越州山水寄朱庆余》:“藕折莲芽脆,茶挑茗眼鲜。”莲芽就是嫩藕。

唐代依然没有出现专门的茶点,但已有很多点心是与茶一同食用的。前面说过,东晋时人们饮茶时用粽子作茶食,唐朝也还是这样。唐玄宗诗云:“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粽子是中国的古老食物,唐朝时也常用来佐茶。从玄宗的诗来看,宫廷的粽子花式品种还是比较多的。西域的胡饼也常用来佐茶。宋王谠《唐语林》 载郎士元说马镇西不能饮茶,马镇西于是饱餐古楼子之后与郎士元打赌饮茶。古楼子是当时豪门的食物:“时豪家食次,起羊肉一斤,层布于巨胡饼,隔中以椒豉,润以酥,入炉迫之,候肉半熟食之,呼为古楼子。”如此油腻的高热量的食物正适合佐茶。唐代的面食制作十分精美,据《清异录·馔馐门》 所载的“韦巨源烧尾宴食单”,其中许多点心都是有可能用来佐茶的,如“巨胜奴(酥蜜寒具)、婆罗门轻高面(笼蒸)、七返膏(七卷作圆花,恐是糕子)、水晶龙凤糕(枣米蒸。方破,见花,乃进)、玉露团(雕酥)町等,从名称上看就是很美观的。

云片糕是大众化的传统食晶,老少皆宜,人人爱吃,茶点中,与乾隆皇帝下汀南有关。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淮安府城西北的河下镇。河下镇紧靠大运河,是盐商富贵的聚居之地。而且私宅园林甚多,结构精巧,争奇斗胜,驰名全国。乾隆的龙舟到达这里,盐商们纷纷接驾,叩请皇帝上岸盘桓几日。结果,乾隆被一个姓汪的大盐商迎接到他家的花园驻跸了。这天下午,正是大雪纷飞的时候。乾隆在汪家花园的暖厅里凭窗赏雪。汪盐商棒着一只细花玛瑙盘子,前来跪献茶点。这细点,一碟小长方块,都是切成的薄片儿,晶营洁白,惹人喜爱,大为满意,赐名“云片糕”。

【撰文】周爱东

【来源】佛山日报

编辑 王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