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和“招聘冷”矛盾凸显?制造重镇的职教改革突围

南方+  2016-11-04 15:42

“在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的形势下,中国必须改革目前的教学方式、体制,只有职业教育取得成功,专业人才紧缺问题才可缓解。”不久前,在中德工业服务区举办的中德职业教育合作论坛上,德国驻华大使一等参赞Ms.Julia Kundermann在会上的发言直指目前中国职业教育弊病。

对比德国,中国中高职教育长期存在供给质量差、办学机制与管理体制不能与市场相适应等问题。而在当前,随着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日渐紧迫、机器人开发等新兴企业日益增多,起重要支撑作用的职业教育却远远不能满足相应人才需求。其中,走在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列的佛山,最先感受到专业性技能人才的短缺之痛。

2015年8月,佛山被选定为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市之一。由于顺德的工业基础和职业教育基础最好,最终被作为改革的试验田。

随着顺德产业结构性调整的步伐加快,一场职业教育攻坚战已经打响。实行订单式培养、试点现代学徒制、成立顺德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从2010年开始至今,顺德区在校企合作制度化方面的探索从试点逐渐上升到制度化层面。而在民间,基于企业自身产业转型的需求,一场企业自发的职业教育探索正迸发出新的可能。

失衡

“用工荒”和“招聘冷”并存

刚过去不久的第二届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上,三个与技能人才培养相关的合作项目在同一天相继落成:华南机器人培训学院和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成立、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共建数字化工厂的合作协议。

根据计划,华南机器人培训学院每年将集中培养1000名左右的机器人调试操作工。“目前这一类工种最为紧缺。在佛山地区,机器人调试工的工种缺口至少有5000人,并且主要集中在南海和顺德。”华南机器人培训学院负责人汪臣勇介绍,“目前普通的中职学校根本培养不出这种人才。他们可以对机器进行简单的维护和操作,但做不到装机、维修和调试。”

而顺德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助理阮剑亮在对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后发现,顺德对拥有信息化背景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也很大,尤以利迅达、科达洁能等智能装备企业最为突出。“这类企业在顺德高新技术企业中占有相当的体量,他们大多需要有信息化、自动化、传统模具加工等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作为顺德第一大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家电制造业正直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挑战,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将自动化机械装备与数字信息系统相互连通,通过打造“数字化工厂”实现产品柔性订制。“要让机器说话,真正实现智能生产,需要的是集制造装备、自动化、软件工程等知识背景为一体的高度复合型人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学院教授、万和信息化系统升级项目负责人杨小东说。

一边是“用工荒”,一边却是“招聘冷”。《2016年顺德区人才需求分析》的数据统计显示,对初级技术工人有培训需求的企业占76.06%,相应的中级技术工人培训需求占87.32%,高级技术工人培训需求占82.39%。中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但企业同时又对中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缺乏热情:在对顺德区当前企业对中高职应届毕业生的满意程度调查中,90.14%的企业认为中高职院校的学生技能水平不匹配,69.72%的企业认为职业化素质不匹配。

但另一方面,在顺德的受访企业中,有接近一半的企业认为,生产需求对员工的学历要求并不高,只需要中等(高中水平)的学生就可以满足要求。“主要还是对职校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不满意,这是劳动力结构性矛盾,全国都是如此。”阮剑亮无奈摇头。

探索

“现代学徒制”推广的尴尬

2016年中德职业教育论坛上,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深圳技术大学等6家国内职业教育机构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德国工商会、巴伐利亚州驻中国代表处等机构,共同签署了《创建中德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联盟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科研、实践性、学者教师交流等多方面开展合作。这标志着中国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将全面向德国看齐。

众所周知的是,德国的“双元制”和“现代学徒制”为德国的工业制造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而“双元制”和“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就是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性人才,实现企业实践和理论教学密切结合。

“在德国,这被写入德国的基本法《职业教育法》,但是在中国,始终没有产生企业介入的相应渠道。”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要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经验,关键是从法律制度和教育制度上确保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权利。

实际上,早在2010年,顺德区就被确定为全国职业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的改革试点。但近6年来,经过订单式培养、试点现代学徒制、成立公共实训中心,诸种方法尝试之后,始终没有改变“学校热,企业冷”的整体局面。

2013年,经过双方多次意向沟通,陈村职校最终确定与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在招生、就业、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有效合作。企业方面不仅成立了现代学徒制工作组,还派出企业工程师和职校教师成立教学讲师团队,负责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改革、学生(学徒)考核选拔评定等工作的落实。“不同于订单式培养,学生从这里毕业后,可以选择留在科达洁能工作,也可以选择去其他公司。”陈村职业技术学校副书记陈栋说。

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人才培养效果凸显。据已经毕业的学生透露,正式员工的月薪达到7000—8000元之间。“这个待遇水平已经高过佛山普通白领的平均水平。”但陈栋认为,和科达洁能的合作之所以能成功,关键在于企业的坚持。由于企业难以从合作中看到确定性回报,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始终难以推广。

有业内人士将中德职业教育中的企业角色相比较。“在德国,一些大型企业通过专业机构的评定后,可以得到“教育型企业”的认证,然后获得政府的教育经费等资源扶持。但在中国,企业参与职校人才培养只能凭借一己之力。而只有实现这一步的突破,职业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向德国‘双元制’看齐。”

新路

从“企业—企业”到“企业—学校—企业”

10月21日,数字工厂推进大会上,万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和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后者将为前者开发一套适应于万和工厂的制造执行系统(MES)。而在15公里外的杏坛,伟仕达电器公司的自动化生产车间里,华数机器人公司销售部长李琦和伟仕达副总经理何顺强正商量如何就培训机器人调试工开展进一步合作。

两件事情的相同之处在于,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在校企合作推进总体情况不太理想的局面下,民间逐渐探索出“企业—企业”、“企业—学校—企业”等人才培养模式。

从去年开始,华数机器人和伟仕达电气公司达成合作,将分四期对伟仕达的生产车间进行自动化改造。“机器人坏了谁来修?出故障了谁来调试?”机器换人后,何顺强最担心的不是机器的投入成本,而是员工的思维和技术都需要再培训。

这个任务最后落在华数机器人公司身上。一方面,佛山华数机器人公司作为目前华南地区最大的机器人集成应用商,可以为机器人调试、维修培训提供完备的教学设备。另一方面,依托于其母公司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合作高校,有强大的师资和课程资源做后盾。“在国外,技术工人的培训由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承担。但目前在中国还不够完善,我们有机会也有优势去满足企业这部分需求。”李琦说。

如果说伟仕达和华数机器人的合作只是职业教育体制转型期的过渡产物,那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帮助万和电气打造数字化工厂的合作更有想象力,也更能代表未来发展趋势。

“由一个高职院校来负责燃气具龙头企业万和电气的信息化系统改造,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先例可循。”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学院党委书记、该项目负责人杨小东在接下这个合作项目时,觉得既自豪又压力巨大。“信息系统改造是基于工厂原有生产线的连通升级,不同于简单的自动化生产线改造,由于涉及到多种资源的协调和前沿技术,一旦改造失败,就会造成整个工厂停产。”

万和电气选中顺职院,看中的是顺职院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更直接的是由顺职院的合作伙伴——全球数字工业巨头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提供的软硬件及技术团队提供的支撑。

这个项目最难得之处是实现了三方共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数字化工业公司,GE致力于推广其开发的工业互联网系统在传统工业中的应用,因此早就瞄准了庞大的中国制造业市场。而在这项以职校搭桥的合作中,GE看中的正是和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对其开拓中国市场的强大示范效应。

而对于顺职院来说,则更加意义非凡。“全国70多所高职院校中,GE之所以选择我们,原因在于除我们之外,国内没有一所高职能将工业互联网转化为产业应用。”杨小东称,未来顺职院计划将信息化改造打造成“顺职品牌”,同时将更多学生输送到平台培训。“只有这样,顺职院的学生才有核心竞争力。”

首个“中德班”为顺德中职教育探新路

2015年7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师阮剑亮来到顺德,准备迎接新的工作角色。一个月后,顺德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成立,由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院长邓元新兼该研究院院长,全面负责研究院的科研项目推进等各项工作。

这个由顺德区人民政府教育局委托顺德职业教育发展促进会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共同组建的研究院,未来将发挥智囊作用。顺德区政府计划在三年内投入1000万经费,以承担科研项目研究形式为主,为构建顺德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撑。同时,研究院将帮助建立一个智能工业实训中心、中德工业学院等一批适用于顺德的职业教育产品。如今一年过去,最令邓元新满意的是,依托中德工业学院的师资力量,全面仿照德国现代学徒制的“中德班”。

2015年8月,首个中德班在陈村职业技术学校开班,以培养机器人应用人才为方向,共招收32名学生。中德班采用“2.5+0.5”的学制模式,即中职2.5年按照德国培养模式在国内学习,并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南方研究院德语专业教师执教,学生德语水平达到A2后,最后半年赴德国柏林等城市的职业培训学校实践,通过考试后将获得德国权威机构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个证书在德国含金量非常高。”邓元新介绍。

除了学制,教学方法与人才认定标准也全面借鉴德国。据陈栋介绍,“上课不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而是以小组制项目形式学习,例如让他完成一个转向臂的制作、做一个机器人的底座支撑。一个个项目做完后,他对机器人的原理就有了全面了解。”

从目前学生的培养质量来看,邓元新觉得中德班的教学模式初见成效。“现在已经有利迅达机器人公司等企业向中德班学生表示兴趣。经过明年的考核评估,中德班的学生如不能通过考核去德国参加实训,将有资格就地进入利迅达机器人等公司接受实训。”

但他表示,由于国情和工业生产需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德国的课程不能照搬,需要通过改良实现本地化。在今年该研究院的研究课题中,由他主持的国家级社科课题——《服务产业升级转型的德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国化研究》,目标就是实现德国课程本地化。

名词解释

现代学徒制: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其教育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可以是企业员工。对他们而言,就学即就业,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又在学校学习。因此,学生和员工都可以从企业领取相应的工资。但是,作为一种新模式,在推广中需要企业和学校专门制定相应的人事政策进行支持。

双元制:

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所谓双元,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

数读

《2016顺德区人才需求分析》的数据统计显示,对于初级技术工人有培训需求的占76.06%,中级技术工人有培训需求占87.32%,高级技术工人有培训需求的占82.39%。

在对顺德区人才培养模式调查中,企业认为比较利于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模式情况如下:由行业主导建立实习基地进行培养考核模式占64.79%,通过与职业院校进行订单培养模式占47.89%,企业自主培养模式占43.66%。维持现有职业教育模式和其他比例只有0.70%。

在对顺德企业是否有想与职业院校建立现代学徒制合作的调查中发现,63.38%企业表示想过,但是尚未合作,16.90%企业已有合作学校。

针对是否知道或了解顺德的第三方人才评价体系的企业调查中有59.86%的企业表示不知道,24.65%的企业表示知道,但是比较相信企业自有评价体系,15.49%的企业表示知道并较认同。

根据对顺德区当前企业对中高职学校应届毕业生的满意程度调查显示:90.14%的企业认为技能水平不匹配,69.72%的企业认为职业化素质不匹配。

在占顺德GDP50%的232家高新企业调研中,顺德目前对初级技能人才需求超过30%,但预计三年后会降至7%。其中80%企业渴望开展现代学徒制。

【撰文】陆璐 罗湛贤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王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