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过价格战洗牌干掉对手?!深扒什么样的企业爱打“价格战”

农财宝典  2016-11-02 22:34

价格战,最可怕的是什么?

为了抢夺市场,一周调了三次价格,结果害的客户都不敢大批量进货,只能一件一件的进,因为他不知道明天价格,会不会更便宜,客户不愿意压货,不愿意只选择一个厂家的一个品牌,因为他只要更便宜的!

价格战,最可怕的是什么?

市场形式不容乐观,老大跟老二死拼价格,一个比一个卖力,都以为抢占了市场,就抢占了生存权,圈住了客户,就圈住了利润,两家打来打去的,谁也没倒下,倒下的反而是观战的老三,这是为什么呢?不公平!

价格战,最可怕的是什么?

不求多挣钱,只求多走量,这是老板的想法,但是,高温三四十度的天气,业务员奔波在一线,卖一吨货才提一百块钱,甚至更少,公司收获了市场,业务员收获了辛苦,但没有赚到钱,还有继续拼搏的动力吗?

价格战,最可怕的是什么?

不是便宜货最畅销,因为越便宜越会被人怀疑品质,因为越便宜越会被怀疑动机,好好的生意,偏偏要赔钱干,依靠价格战,得到的市场,并不稳定牢靠,因为你的客户,没有丝毫的忠诚度,随时还会因为价格背叛你!

价格战,最可怕的是什么?

真正的合格产品,价格一降再降,零售商和农民得到了实惠,这也是好事一件,怕只怕价格战催生的假冒伪劣产品,那些不良商人,投机倒把赚一把就跑,等到你发现上当的时候,损失已经大了,什么都晚了!(来源:191农资人,作者:莫问芳名)

既然价格战已被视为“毒瘤”,为何饲料行业还是价格战不断?什么人喜欢打价格战?价格战的影响有哪些?我们来看看谋易智造王中是如何分析的——

你为什么要打价格战?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农牧专业委员会/会长

谋易企业管理咨询机构董事长王中

一、国人那么喜欢“抢”

中国人喜欢打价格战,这是出了名的,这个是和中国人做事总是喜欢基于“抢”的思维有关。有两件事我的印象很深,想不通,但却是一个现实。

第一个是“下飞机”。

中国人坐公交、坐地铁抢座可以理解,资源少,需要的人多,僧多粥少就要抢。但上飞机抢座就不好理解:一人一个座位,为何也会争抢?也许是怕行李没地方放吧?我只能这样理解。而下飞机时,飞机尚未停稳,就拼命往前挤则无法理解:舱门尚未打开,你挤着拿着行李,又站着等10分钟,又累又热又挤,这10分钟有何意义?莫不是为了“揩油”?但这就是现实,中国人喜欢抢,只要有人抢的东西,都被认为是“好”的。

第二个是越南的中国货不见了。

这里并非是说所有的中国货都不见了,我说的是汽车和摩托车这些大件耐用品。越南也搞改革开放,最初,很多的中国商品看准了这个机会,尤其是摩托车,“隆鑫”、“力帆”、“宗申”等品牌蜂拥而入,一时充斥街头。但现在几乎见不到了,大街小巷跑得都是日本货。中国货抓住了最初的机会,却没有稳固占据这个市场。为什么?因为国内的摩托车企业在越南自己打起了价格战,只好不断想法降低成本,导致产品品质下降,被日本钻了空子。

有句话说的邪乎,但的确还有那么点意思:“中国人一买就贵,一卖就便宜。”说的就是这个现象。但国人一买,立马360度转弯,做法完全和卖的时候大相径庭。

世界上有两大铁矿石出口国:澳大利亚和巴西,而中国则是最大的进口国。在进口的谈判中,中资企业为了“抢”矿石,不断私下抬价,被对方利用,加上“中钢协”出了内鬼。“涨价”已成为中国钢铁企业面临的一个无奈选择,2006年19%的涨幅使中国多支付了120亿元的成本。多花的钱,是“抢”出去的。

“抢”的思维害死人。做生意去“抢”,是因为不够从容,不够理智。所以,中国最怕公众聚集地出现意外,一旦出现意外,极可能产生踩踏。这种事例太多了。

二、中国人为何喜欢打价格战?

你发现,中国人好像确实喜欢打价格战,也正因为打价格战,的确“抢”到了很多的生意。不过,打价格战的弊端却可能导致没钱投入研发、过度压缩成本而无法研发、生产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关注成本没有错,而过犹不及则太极端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瑞士。当我们提起它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什么?瑞士银行、瑞士军刀、瑞士手表,哪一样是靠打价格战而胜出的?不打价格战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成就了许多“百年老店”。

有人一定会说,饲料、兽药是生产资料、养殖投入品,和消费品不一样。没关系,后面我跟大家以饲料为例来分析。

有的人为何喜欢打价格战?

1、简单

简单的东西不用动脑子,不用费心,做个决定就可以,而且可能很快就见效。不过,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得快的东西无法持久,这被无数个鲜活的案例所证明。这也是因果的一种。

2、近视

价格战的思维基础是“抢”和“消灭”,而不是创造。是基于假想敌而进行的销售策略,甚至是战略。如果是策略还好,是战略,即使做成功了,也顶多成为又一个“富士康”。“苹果”因创造思维而成为世界最赚钱的企业之一,而“富士康”因消灭思维而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厂,在全球拥有120万名员工。而“苹果”则约为6万人,人均创造的财富差距相当大。

价格战不是不能打,是轻易不能打,尤其是不计后果的价格战更不能打。一旦脱掉了裤衩,也就没多少想象空间了。

三、什么“人”喜欢打价格战?

经过多年的研究,喜欢打价格战的“人”(企业)大概分四类

1、走投无路的企业

当一个企业走投无路的时候会怎么办?挣扎、最后一搏、豁出去了、赌一下,这都是这种企业的心态和表态。所谓:拼死一搏,绝地逢生。也正是因为这样,许多快倒闭的企业搞起了电商,还真有起死回生的。这种企业,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降价是最直接、最容易短期见效的手段,总是要试一试的。

2、有明显规模和成本优势的企业

有些企业打价格战或是因为内部管理高效,或是原料采购有显著优势,或是因规模优势而带来的成本优势,总之,有打价格战的资本,所以,这是一种战略,叫“成本领先战略”。这种企业很厉害,用价格战的方式获得显著的竞争优势,成为领域或区域的霸主。曾几何时,六和在山东又何尝不是用价格战的方式迅速扩张?

3、想通过价格战洗牌,干掉对手的企业

这种企业,未必有成本优势,也不是战略选择,而是闪击战或反其道而行之的战术动作。你涨价的时候,我偏要降价,这个时候,抢客户绝对是个好机会,尤其是养殖业深度亏损的时候,养殖场(户)迫切需要降低成本,缓解资金压力,所以,敢抓住时机打价格战的企业,总会有很多收获。

2013年春节过后,SBT率先打起了价格战,迅速吃进了很多别人的客户。2014年又如法炮制,但效果不好评价,但总是缓解了一些颓势。2016年,因原料反弹,很多企业宣布饲料涨价的时候,SBT逆势降价,的确又给一些竞争对手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这是战术行为,目的是抢客户,或者在区域洗牌。

除了SBT,广西LY也不是善茬。作为一个具有很深粮食贸易背景的企业,在原料采购上具有相当优势,率先在广西拉开了价格战的序幕,如今,早已成为广西饲料界的“一哥”,走到哪里,打到哪里。

不仅饲料行业,其它行业也是案例多多:四川的长虹,原本是个军工企业,后来做起了彩电。长虹在行业里以“价格屠夫”著称,但的确用这种方式成为了中国彩电大王,总经理倪润峰因为“战绩卓著”而当选候补中央委员,可谓是盛极一时。不过,一心只打价格战,而忽略了研发等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最后不过是昙花一现。现在,我每次住进长虹大酒店的时候,看着他们的衰败景象,莫不是别有一番感慨。

4、平庸的企业

不要以为平庸的企业就不会打价格战。这种企业没什么战略,战术上也乏善可陈,但它们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模仿:双胞胎做的好,它就模仿双胞胎,大北农做的好,它又去模仿大北农,总之,它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该做什么,而是左摇右摆,看别人靠打价格战颇有收获,自然也想尝试一把,反而不管自己有没有那个资本。

四、价格战绝不应该是首选

1、价格战影响高端品牌建设

价格战不是不能打,而是应当根据企业的情况和适当的时机做出的选择。但不管怎么样,它都不应该是首选。一个企业,注重研发、创新、服务、管理的持续精进,都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选项,通常,通过打价格战很难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过度且持续的价格战,会导致无法获取合理的利润,企业无法也很容易放弃在研发等领域的投入,形成对价格战的依赖。

另外,打价格战的企业,品牌知名度看起来很高,但又很难建立品牌的中高端形象。而品牌,又往往是获取溢价的基础。我们纵观天下,又有哪些企业是通过价格战塑造了高端品牌?仅以世界饲料业为例,销量第一的是正大,第二的是嘉吉,第三的是新希望六和,从这个排名上看,仿佛也能领悟到一些玄机。

2、应当用“价格敏感型”产品参战

其实,即使是打价格战,也应该是个“高智商”的战术。有些企业打价格战并非傻到以全部产品参战。在超市里,参战的都是价格敏感型产品,如白糖、鸡蛋、可乐、果汁、低端牛奶,目的是为了吸引眼球,让消费者有“便宜”、“实惠”的感觉,这是一种策略,从来不会拿高端货去打。

而那些精明的饲料企业,会拿育肥猪料、小猪料打价格战,教槽料、母猪料才不会参战。在现阶段,作为功能型属性明显的母猪料产品千万不要参战,就是参战,消费者也不一定买账,因为它并非价格敏感性产品。

3、价格战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几乎任何一个行业,竞争到最后,都是集中度大大地提高,企业数量大大地减少,但最后毛利水平也会有适当的反弹,直到回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斗争了几十年,成为世界上最后两个大规模的可乐企业,但并未因几十年的决斗而亏损。许多国外企业竞争的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对于他们来说,价格战只是手段,而绝非目的,这是明智的。

陈春花老师在《经营的本质》中说到:“经营的基本元素只有四个:顾客价值、合理成本、有效规模、深具人性关怀的赢利。”什么是“深具人性关怀的利润”?不是只让利给客户而自己不赚钱,是根据风险、担当和投入进行的利益分配,既要关照客户,也要善待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企业,怎么会爱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