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普法 2016-11-02 18:42
走进开平市东河中学,入目的是校道两旁色彩缤纷的画作,入耳的除了朗朗读书声,更有各类乐器交织演奏的动听乐曲。白色上衣,蓝色校裤正上着体育课的学生们,青春洋溢,笑声在校园里飘荡……
先进教育理念成就“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开平市东河初级中学是一所开平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初级中学,广东省江门市一级学校。学校创办于1979年,随着学校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办学规模也日渐增大,2002年春新校落成并投入使用。
在特色办学的践行中,东河中学主要善于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方面的作用,通过具有校本特色和德艺互渗的丰富活动,创新育人模式,不断提高德艺特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魅力人生奠基”的素质教育理念成为教育现实,增强学校的内涵发展力。
“牵手明天”亲子拓展教育活动,校长带头齐跳兔子舞
为增强学生法治理念,东河中学联合开平市人民法院、检察院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系列活动;联合开平市市禁毒委员会、公安局、教育局举行“拒毒品、反邪教”现场会;联合团市委、市综治委、公安局、司法局、人民法院、教育局等部门开展“阳光行动——青少年健康成长守护工程”等普法活动。
其中,东河中学和开平市教育局、交警大队、电视台广播中心、学校家长委员会举办“牵手明天”——亲子拓展教育活动广受好评。活动由学生、家长、教师、交通警察还有电视台广播中心人员800多人参与。主要通过户外拓展的活动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达到感恩父母与老师在成长路上的陪伴、支持和引领,提升德育效能。
前广东省女法官协会理事温洁莺律师与学生分享故事
据了解,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东河中学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艺特色教育模式”,学校教育得以长足发展,办学经验得到了广泛赞誉,先后被获得“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广东省交通安全文明示范学校”、“江门市法治校园”、“江门市首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江门市交通文明示范单位”、等各省市级荣誉称号二十多项。
特警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故事
创建特色教育 成就魅力人生
东河中学的教师和家长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一门艺术兴趣特长,就不会干坏事了”。这一朴实的语言,蕴涵着许多育人的哲理。
绘画小组
校长陈国强向记者介绍,“学校开展特色教育走的是一条‘课余途径’,就是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保证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到位的前提下,利用第二课堂、大课间等时间组织艺术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既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从而提升学生全方位素养。学校共开设了17个校本课程,有声乐兴趣、器乐兴趣、舞蹈兴趣、绘画兴趣、书法兴趣、英语沙龙、信息技术等,还成立了‘风雅颂’现代乐队。”
吉他小组
为让学生接受更好的艺术熏陶,东河中学尽一切可能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邀请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孙卓、杨洪冰等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和教授走进课堂,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还成功开设与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远程视频互动教学课堂,让学生得到高层次的学习,切身感受“没有围墙的学校”,令教育无边界。
东河中学与陕西师范大学进行音乐远程课堂
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是试卷上的分数还是单薄的一张文凭?有人给出这样的答案,教育的真正目的是通过获取知识,能够提高个人修为,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知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
近年来,除努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注重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外,东河中学更创造了自己寓教于乐的普法经验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依法治校工作思路;他们认识到法治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如专门设立法治副校长职位,提高学校治理法治化、科学化水平。依法治校已成为东河中学从管理层到教职员工的自觉行为,形成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也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活动介绍
从一张蓝图到一条道路,春华秋实,砥砺前行,法治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法治理念,已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各个领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已成为广东各政府部门特别是政法部门的自觉行为。
为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书记胡春华“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建设法治广东工作”专题讲话精神,为全面依法治省营造良好氛围、提供有力舆论支持,在“七五”普法规划开局之年,广东普法联合南方网法治频道正式推出【法治广东行】专栏,旨在从不同侧面展示广东推动全面依法治省的新政策、新举措、新成效及给群众带来的切身感受,同时及时报道各地区有序推进法治广东建设的好典型、好经验,为法治中国、法治广东建设添砖加瓦。
普法君将陆续推出【法治广东行】中各地市的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来源:广东普法综合南方网法治频道
记者: 彭志强、汤云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