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道|为何香港、上海、广州的菜馆名多有雷同?要从民国说起

南方+ 记者 周松芳  2016-11-02 12:00

翻开民国上海和粤港两地的报刊书籍,见到关于广东人开的酒楼茶肆的文章或广告,其中酒楼茶肆的名字,往往似曾相识,如新华、京华、南华、大华、荣华、华华、新雅、大新、新都、新路、康乐、红棉、鸿运楼等等。

有的不少至今还有人用着,如荣华、京华、大华、大三元等等,其中荣华月饼,近来还打着谁是正宗第一的官司呢,如果想起旧已有之,不禁令人莞尔。

有的完全相同,如新亚、大新、大三元等,广州有,上海也有,香港有些也有。有的甚至是有意雷同。如大三元,在民国时期,上海、广州、香港各有一家。广州的那一家,给人记忆最深的就是其蛇餐广告:“秋风起矣,三蛇肥矣,食指动矣。”香港的大三元,至今还把月饼卖到广州来,不知是否民国那家的沿续。上海的那家,则给曹聚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认为“香港大三元,似乎没那么神气”。

最最有心有意雷同的,有心有意到超乎想象的是冠生园的命名。冼冠生在上海滩上成就为中国食品大王的每一步,都在有意借名成名。他原籍佛山,出生孤寒,十五岁到上海竹生居茶楼投亲做学徒,十九岁学徒期满,借钱开了一间路边店,自制广式糕点出售,却敢借名广州的名牌大店陶陶居。尽管这第一次借了大名而没有成功,却仍“贼心不死”,在一次偏门生意获得成功之后,便又打起了香港冠生园食品公司的名字的主意。他的偏门生意即是橘汁牛肉,据曹聚仁先生的说法,“乃是把中法药房蒸过了牛肉汁的牛肉,包了下来,加香料、酱油和味精,再煮一过,用纸包了再出卖的。本轻利重,这就发财了。”发了财了,生意大了,开公司了,省港两地酒楼茶肆的名字与生意不甚相合不好拿来用,在《申报》上看到香港冠生园的广告,灵机一动,“天助我也”,便为新公司取名“冠生园”。更令人叫绝的是,他干脆把名字也改称了冼冠生,以示我这公司比香港的公司更正宗。这一改,倒真是改了大运,大到一步步成为民国食品大王,而且名垂百年或者更久——除了上海,当年冠生园在南京、杭州等地的分号,如今仍然使用着,而且风头颇健。前些年南京冠生园闹出的月饼陈年馅料事件,令人印象深刻,相信也勾起不少人的怀旧之情。

看了上面的故事,我们渐渐地明白,沪港粤三地的粤菜馆,为什么喜欢共名了。其一,当是为了把根留住:在外发展得如何好,根还是在广州,“食在广州”的金字招牌,丢了不共用,岂不傻了;其二,当时没有现在的知识产权,共名,等于共享了一笔丰厚的无形资产和品牌资源;第三,省港两地,由于历史阻隔,法制相异,以至至今仍有许多共名现象,也可视为历史的馈赠吧。

【来源】南都自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麦宇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