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有料|天河成为“广东第一区”,它到底牛在哪?

南方+  2016-11-01 20:49

就在前两天,广东各地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一出,广州天河区的GDP以2653亿元成为经济总量“广东第一区”。

有料哥天天居住生活的天河区咋就忽然之间这么牛了呢?今天来解剖一下。  

广州天河区风光 实习生 林安迪 南都记者 邹卫 摄

首先来看看让天河成为“广东第一区”的经济数据:  

2015年,天河的GDP为3432.79亿元,同比增长8.8%,已经连续9年雄踞广州首位,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去年,天河区经济总量还在全省排名第二,而第一是国际创新中心深圳南山区。  

在强县强区林立的广东,天河的第一来之不易,有料哥更想知道的是:天河区这几年发生了什么?“第一区”的桂冠又能戴多久?  

认识一下新“广东第一区”  

都说广东开放早、经济活,市场机制健全、经济活力强的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区(县)域经济比较强。  

广东强区林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顺德曾经是全国经济第一强县;近几年,论广东强区,最受瞩目的应该是被网友们称为“宇宙创新中心”的南山区,一个南山区集中了117家上市企业,还有数不清的“独角兽”,如此霸气还有谁?  

深圳南山区。

所以,当第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出炉,天河区成为广东经济第一区时,人们还是有些诧异的。特别是天天打天河路过的有料哥,一时间也想不起这两年天河不声不响地干了些什么。  

先来看看数据。天河前三季度的GDP达到2653亿元,增速8.7%。  

2653亿是什么概念呢?  

先来看看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各省的GDP排名: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天河区的GDP已经“富可敌省”,GDP超过了宁夏和青海省。而在2015年天河区GDP为3432亿元,超越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谓“富可敌国”。  

此外,2015年,天河区实现人均GDP224785元(折合3.6万美元),增长6.6%,已经超过了日本2015年的人均GDP水平。  

两次运动会改变命运  

回顾天河的崛起历史,两次运动会改变了这个广州东部新区的命运。  

第一次是六运会,即第六次全国运动会。1987年,为了承办六运会,广州建设了体育中心。后来又围绕体育中心扩建了广州东站(1992年)、新建地标中信广场(1997年),形成了天河北商圈,也为今天的天河CBD奠定了基础。  

天河体育中心。

六运会主要组织筹办者的广东省原体委主任魏振兰回忆说:“作为目前广州经济火车头的天河区,也是为了承办六运会需要而设立的。”  

2010年举办的广州亚运会,再一次大大提升了天河区的区位。以广州亚运会举办为契机,广州新老中轴线正式完成交替,现在的广州中轴线是广州东站-体育中心-花城广场-海心沙-广州塔组成的“新中轴”,新中轴线的北段恰恰是天河核心区。如今,新中轴线已经成为广州国际城市形象的“窗口”。  

广州新中轴线。

中信大厦、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东塔等代表广州形象的地标建筑,都位于新中轴上;天河体育中心、花城广场、广州大剧院等一批城市公共文化场馆、休闲空间均布局于此。  

在此之前,天河早已经在经济总量上成为广州的第一区,如今更是广州经济活力最强的区。  

天河区发展速度从人口净流入可见一斑。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天河区常住人口是110万;2010年,常住人口143万;截至去年,天河区常住人口已经飙升到154万人。天河区是广州人口净流入最大的区,这说明了天河区吸纳就业的能力和经济发展潜力。  

“四大金刚”促成“天河逆袭”  

解开天河区迅速做大的密码,第三产业很关键。  

2015年天河区的三次产业比例是多少呢?

第三产业占据绝对主导优势。这意味着,天河区的发达程度,不仅迈入了发达经济体的行列,甚至还超过了新加坡。

天河区经济迅速崛起,按照天河区官方的说法,是得益于“四大支柱产业”:金融服务业、现代商贸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商务服务业。  

可以看出,金融服务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天河区占比最大、增长最快的两个产业,也是天河实现“逆袭”的关键因素。  

按照人们的固有观念,金融业并不是广州的强项,但近年来天河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望刷新公众的观念。包括珠江新城、天河商圈在内的天河CBD,占天河经济总量七成,这个区域聚集了各类金融机构总部及代表处136家,占广州市金融机构总数的70%。

珠江新城

国内知名银行诸如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招商银行等扎推天河自不必说,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大通、渣打银行、美国银行、法国兴业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等全球知名金融机构也扎堆于此。  

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给天河区做大金融业带来了新机遇。今年以来,天河区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定向招商,今年前三季度引进8个世界500强项目,发展势头可见一斑。  

天河区的另一个“龙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其观察样本是以天河软件园为主体的天河“互联网+”小镇。这一区域是天河互联网产业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丁磊、张小龙等互联网巨头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网易系、微信系等企业也正是从这里起步和发展壮大。

网易丁磊。

这里集聚了约400家互联网企业,年营收规模近500亿元。其中包括网易、欢聚时代、三七互娱、百田信息等入选2015年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另有吖咪、37游戏、爱拍原创等3家入选美国《快公司》评选的2015年度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强。  

创业成本低能否打造“双创”洼地?  

客观地说,论明星企业的聚集度,天河区比南山区还有一段距离,不过天河也有自己的优势。  

国内无人机领先企业亿航创始人之一熊逸放说,“创始团队从北京、新加坡、美国来到广州,选择广州,既基于硬件的供应链优势,也看重广州在硬件产业这一块的竞争不如其他城市那么浮躁。”  

说起天河区的优势,天河区委书记林道平说得很实在。林道平日前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指出,天河有大量的高校资源,每年高校毕业生30万人左右。天河常住人口150多万人中,41%是大专以上学历,这是一笔可贵的财富。“年轻人比较有干劲,但相对基础比较差一点,所以我们考虑降低门槛容易进,并通过引导让创业者发展得更好。”  

天河区高校聚集。

天河降低创业门槛的一大法宝,是推进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建设。在天河,众创空间一个工位均价从500~1000元不等,4人~8人间的半开放独立隔间,月租在2400~4400元。对于一个10个人团队来说,相当于节省了5000元月租,一年就是6万元,相比于传统的民房、写字楼,租金更便宜不少。  

从房价来看,天河区的房价相对其区位来说还算比较理性。

今年上半年,天河区房产成交均价3.2万元/平米,比南山区的7.4万元/平米便宜了一半。但天河区房价上涨的势头也很明显,有地产人士之言,天河区超越越秀区成为广州房价最贵区基本已经成为定局。  

环境优良适宜居住的天河北。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广东第一大区,天河区可开发用地还比较充裕。通过三旧改造“盘整”出大量新平台,如国际金融城、天河智慧城,为天河支柱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当然,在“双创”时代,越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区域,越早摆脱了土地依赖,土地已经不再是决定性的竞争要素,取而代之的是创新要素的聚集度。  

未来:2020年GDP将至5000亿元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五年。刚刚晋升“广东第一区”的天河区发展后劲如何,桂冠能戴多久?  

陈加猛。

日前举行的天河区两会上,新任区长陈加猛这样描述天河面临的挑战:  

产业高端集聚发展水平仍需提升;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整合利用不够,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人才不足;土地资源紧缺,城区更新改造亟需加快;交通路网仍不完善,拥堵现象依然存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不足,公共服务均等化仍需加强……  

既然有问题,那就解决问题!  

而大天河从来没有停止过解决问题。  

以教育、医疗为重点,不断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天河区将在东部、北部高标准建设5所优质中学;此外,还要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力争五年内按照三甲医院标准新建设3所以上医院。  

天河还要补足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短板。天河将在珠江新城、天河智慧城、天河“互联网+”小镇等重要平台的基础上,推进“村里的众创空间”建设,在全区约1100万平米的村集体物业中拿出约1/3改造为平价高效、设计新颖的创新发展空间。此外,还要在每个街道各建设一个青年创业社区,打造一批标杆性品牌孵化器。  

10月18日,天河区第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代理区长陈加猛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阐明本届政府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该区GDP将至5000亿元。  

天河区要的或许不仅仅是漂亮的经济数据,优美宜居的环境、适宜创业的环境、国际水准的金融服务体系、国际一流的商圈、优质的医疗和教育水平……到底哪一个才是天河区的未来?天河区在下一盘什么样的棋?我们拭目以待!  

策划:曾小薿  

主笔:曾小薿、陈峥、昌道励  

制图:丁薇薇  

校对:蓝淑茹

编辑 陈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