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江治理有高招,揽下三个“全国社工服务示范社区”

南方日报 记者 潘伟珊 实习生 李秋玲 通讯员 梁永超  2016-11-01 11:30

“2014年以来,蓬江区共投入9000多万元购买了近200个社会组织服务项目,内容涵括居家养老、残疾人康复、公共服务、社区服务等,受益群众达40万人次”。10月28至29日,“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社区参与治理论坛”在五邑大学举办,来自香港、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的专家学者与蓬江区的党政干部、社区工作者等190多人共同研讨社区的长治久安。

近年来,江门创新社会管理,整合各方资源,全面建设“邑家园”,着力构建“大民政”综合保障体系。其中,蓬江区的探索更是走在三区四市的前列。该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大民生投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着力培育社会组织,初步形成“蓬江社会治理模式”。

日前,民政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社区和单位候选名单》,江门共有3个社区入围,均属蓬江区,分别是白沙街道甘化社区、侧贤社区、范罗冈社区。笔者了解到,这三个社区的社区服务与管理各有“招数”,打造了特色品牌服务,促进社区和谐,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甘化社区

引进社工组织 让服务更专业

大学生社工来到甘化社区,教这里的长者使用电脑。

甘化社区利用甘化厂原老工人之家进行改造,建立起蓬江区首个社区综合家庭服务中心。该社区通过引进社工组织,形成专业社工引领义工、义工协助社工、群众参与义工的互动格局,构建起社区居委会“党员义工+专业社工+义工”的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

例如,针对社区精神病康复者组织了让爱注入“玻璃心”成长小组,通过社工、义工为这些长期承受疾病痛苦和社会歧视双重折磨的特殊人群开展一对一的服务,对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生活环境状况、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社会支持网络等方面进行评估,定期探访每个服务对象和家庭,建立档案记录和跟进计划,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中。

侧贤社区

探访、辅导关爱社区老幼

侧贤社区举办少儿诗歌朗诵比赛。

侧贤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以长者、单亲母亲、青少年儿童为主要对象,服务内容包括常规探访、个案辅导、小组工作、社区活动等。例如,该社区与江门市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青年协会合作开展“学教助残助困”帮扶服务,帮助低保户、残疾人家庭和困难双职工家庭的中小学生解决学习问题,提供免费上门补习、第二课堂兴趣班和户外拓展活动等服务,获得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服务对象由原来的11人增加到40多人,目前仍有不少学生和家长踊跃加入。

范罗岗社区

“义仓义集”让爱持续“流动”

范罗岗社区“义集”活动丰富多彩。

范罗岗社区邑家园通过开展“9+X”服务(党建服务、行政服务、生育服务、扶贫服务、长者服务、残疾人服务、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青少年服务、妇女儿童服务),并结合社区的实际,构建了“蓬江义仓义集”“十分钟生活圈”为特色服务项目。其中,该社区的“义仓义集”活动是最早在江门开展的。

据介绍,“义仓”活动是在蓬江区慈善会的支持及监督下开展的,倡导社区居民持续、定期地捐献小额生活物资,并以社区义工的身份与社工一起将物资送到困难家庭手中。“义集”活动则通过组织开展表演、集市活动,动员社区居民参与摆卖,并将集市摆卖所得捐献用于采购生活必需品、帮助社区内的困难家庭。

◆范罗岗故事

居民自主积极参与活动

扩大社区互助“朋友圈”

范罗岗社区入选第二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社区。潘伟珊摄

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社区究竟有啥特别?近日,笔者专门走访了范罗岗社区,了解该社区的探索实践。

一进范罗岗社区邑家园,书架上摆放的几本牛皮纸质相册便映入眼帘,“之前我们组织了街拍社区活动,社区6名老人家拍出他们眼中社区的变化,相册的剪辑、文字说明都是他们精心制作的。”范罗岗社区邑家园社工副主任梁利发向笔者展示了相册的内容,打印在纸上的照片略显模糊,但从其中多个古朴街道场景中仍可感受到摄影者对这社区的深情。

梁利发告诉笔者,由于范罗岗地处老城区,社会服务工作重点覆盖人群以长者为主。“我们会定期开展茶话会,为老人家做日常保健讲座;每周一早上联系家庭医生到社区为居民开展义诊;定期组织学校义工高龄长者探访;开展“耆乐融融”外游活动,组织老人家走出社区,了解城市的变化,提高长者再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平安社区’计划主要是通过上门探访,教会老人家使用平安通,尽管在常人看来,这不过是两个按钮,但由于老人家记忆力衰退,很容易混淆……”

“义仓义集”可谓范罗岗社区最热闹的社会服务活动。“活动开展前,居委会筛选出一批受助的名单,我们也召集了一批热心的居民,共同商量划定哪些人群可列入受助范围、接收什么样的捐助物资、在哪里开展活动等细节。”从活动的策划、组织、开展,许多居民都积极参与其中,也提高了活动的带动性。

梁利发举了一个他颇受感动的例子,“贞姨是我们社区的一位老人家,现在已经七八十岁了。此前,她并不了解我们社工的工作,只是经常看到我们在社区里帮助老人家。有一次我们上门探访,她终于敞开心扉和我们详聊,弄清楚我们在做什么,并表达了自己也想尽微薄之力帮助他人的愿望。”梁利发没想到的是,老人家第二天便捐赠了许多棉被和衣服。“六月份我们再去她家探访,告诉她上次捐赠的物资帮助了很多人。第二天,她便带着孙女过来,捐献了1000元善款,说希望以孙女的名义捐赠,让孙女感受到助人之乐,以后常来做义工。”

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开展,互帮互助的精神正以“一传十,十传百”的效率在传播扩散。从早期仅有三四个居民报名参加上门探访,到现在形成20多支亲子队伍参与,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梁利发相信,通过居委会和社工组织的共同推动,居民的自治能力和互助意识将日渐提升。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潘伟珊 实习生 李秋玲 通讯员 梁永超

编辑 潘伟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