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蛇口客运码头,迎来蛇口邮轮中心

南方日报 记者 陈熊海  2016-11-01 07:31

10月30日晚,最后一班船从蛇口客运码头驶出。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10月31日早上,第一艘始发快船从太子湾邮轮母港离港。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10月30日晚9时,蛇口客运码头最后一班船发出,至此,蛇口客运码头的交通使命宣告结束;10月31日早7时45分,蛇口邮轮中心第一班船发出,标志着蛇口邮轮中心正式启航。从蛇口客运码头到蛇口邮轮中心的转变,宣告了深圳通连港澳、走向世界“海上门户”的升级换代。

30日晚9时 蛇口客运码头发出最后一个班次共两班船,一班去往香港机场,一班去往澳门。登船之前,为感谢旅客选择蛇口客运码头的最后一班船,运营方特地给每位乘客在登船检票时发放纪念品。伴随着轰鸣声,工作人员纷纷挥手送别,而这艘船,返程时将会停泊在崭新的蛇口邮轮中心。

这艘最后离港去往香港的客船名叫“迅隆壹号”,由蛇口工业区的开拓者袁庚老人题写船名,至今服役已有21年,见证了蛇口客运码头2/3的历史。迅隆船务常务副总经理吕如福介绍,“迅隆壹号”于1995年营运,是招商局第一艘高速客船,以这艘船作为蛇口客运码头谢幕的最后一班船,具有纪念意义。

“迅隆壹号”的远去,标志着蛇口客运码头作为深圳水上客运枢纽一个时代的落幕。

31日7时 蛇口邮轮中心正式启用。吕如福介绍,7时45分,蛇口邮轮中心同时发出两班船,一班去往香港中环,一班去往香港机场。

开通首日,记者发现不少旅客特意来此。从1983年开始就在蛇口码头坐船的廖先生,和同伴第一次来到蛇口邮轮中心再一次去往香港机场,并在大厅留影。

不过,邮轮中心启用首日却出现免费接驳巴士运力不足,出租车、公交车不能进入,主要进出道路没有开通等交通问题,甚至出现了员工亲自上阵开着私家车接送旅客的局面。市交委表示,招商蛇口公司正与武警边防六支队进行紧急协商,预计11月3日上午开通道路,届时,公交车、出租车、摆渡大巴以及社会车辆将能顺利进入邮轮中心。

■特写

见证了历史的“老码头人”

作为蛇口码头历史的见证者,赖乙海1984年进入招港客运,从码头水手到码头操作部经理,在蛇口客运码头已经工作了32年,平时为旅客提供售票、检票、通关、登船、进出港等相关的配套服务。

在赖乙海看来,蛇口邮轮中心已经是蛇口码头的第三次扩建了,老蛇口码头从最初的2个泊位到14个泊位,经历了2次扩建,一次在1984年,另一次在1988年。目前,蛇口码头仍是20多年前的规模,内部陈设一眼看上去有一种上世纪80年代的怀旧风。

蛇口客运码头在1981年建设之初每天只有两班往返香港的客船、5名工作人员,主要为了解决招商局开发蛇口工业区的交通问题,方便香港客商和香港招商局人员往来两地。赖乙海说,到1984年,增加到了4个航班,并且增加了珠海航线,随着1986年珠海滚装客船的进入,蛇口客运码头开始逐步发展。

蛇口码头早已面临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问题。赖乙海说,在最后一次扩建后,蛇口码头设计一年可以承担200万左右的客流,而去年蛇口码头的客流就已经有500多万了。“蛇口码头已经太老了,不适应客流的增长,通关环境也跟不上,8个通道满足不了旅客的通关需求,节假日非常拥挤。当时,我想着能早一点改善就好了”。

随着蛇口邮轮中心的建立,赖乙海的愿望终于实现。老码头和新码头实现了一夜转场。“从老码头搬到新码头,离开了工作30多年的地方,心里有点不舍”,赖乙海说。

蛇口客运码头曾开行过往返省内外城市的航线,解决了公路交通不便的问题。赖乙海提到,随着公路交通的完善,水路航线逐渐萎缩。但随着消费升级,水上交通迎来邮轮产业等注重体验式服务的新转型。


编辑 李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