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你给孩子“装鬼”了吗?

上学了  2016-10-31 20:25

明天就是是西方的传统节日

万圣节了

不过今夜才是万圣节的重头戏

“不给糖 就捣蛋”的孩子们

以及南瓜灯、巫女帽

都成为了万圣节的标配


如今洋节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过节的气氛也越来越浓

上学君近日观察到

很多幼儿园和教育培训机构

都组织了万圣节的主题活动

从教室到孩子

都“全副武装”地过起了万圣节

这个“洋鬼节”你过了吗?

你为孩子“装鬼”了吗?

为什么一个西方节日如此受国人青睐?

我们的孩子该过万圣节吗?

做南瓜灯?万圣节手工作业难倒家长

在广州白云区新节奏幼儿园,孩子们的万圣节装扮造型各异,从帽子、手杖到各种小道具,一应俱全。幼儿园还举办了万圣专题T台走秀,“讨糖”等环节。老师、外教都被讨糖的孩子们团团围住,就连“保安叔叔”也未能幸免。↓↓↓

万圣节不仅属于孩子们,不少家长也领到了特殊的“万圣节”作业。陪孩子做南瓜灯,购买各种装饰品把孩子打扮成各种“万圣节造型”等任务让家长们也难倒了。

“南瓜哪里买?”“南瓜原来这么硬?”

家长们的微信朋友圈被造型各异的南瓜灯占领,有家长表示,因为南瓜灯的制作让自己和孩子有了难得的亲子时光,但也有家长认为,为了不让孩子的作品“可以拿得出手”,往往需要亲自上阵:“难为了父母的意义在哪里?”

作为万圣节象征之一的南瓜,在因此也火了一把。

上学君走访超市了解到,最近购买小只南瓜的年轻父母有所增多,价格也有所提高。商贩表示:“有时候看他们挑的特别仔细,就要长得好看的。”

上学君登陆某电商网站搜索“万圣节”三个字,也能发现有大量商家出售节日服装、道具等等,其中有不少都瞄准儿童群体,售价在几十到几百元不等。

中国孩子为啥要过洋节?

中国孩子如此青睐外国节,该还是不该?

一项网络调查结果显示

四成网友表示“过外国节是想让孩子多些开心快乐,不必上纲上线”

六成网友则选择了“需注重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强化我国传统节日和文化。”

来听听这些观点:

广州白云区新节奏幼儿园创始人冯彬:“作为双语学校,我们希望除了中国的节日以外,孩子还能了解国外的节日并且参与其中,这对他们的生活来说也是一种体验,也是对他们的思维的启发。”

幼儿园老师:“布置作业,不是让家长去买商品,本意是拉近家长与孩子的距离。家长工作忙,陪孩子时间少,所以有这样的活动。”

广州市瑞兴幼教机构总监梁艳清:我们幼儿园并没有举行万圣节活动,但对中大班的孩子有在延伸活动中作了简单的介绍。提倡孩子重点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端午节等,对于父亲节、母亲节等渗透感恩教育的节日也会加入到幼儿园的活动计划之中。

在番禺洛浦街中心幼儿园副园长胡国良:低龄儿童“过洋节”是一把双刃剑。其好处在于能够多元接触不同文化,丰富家长孩子活动,坏处则在于由于幼儿的身心正处于成长和发展阶段,而且万圣节在中国又缺乏一定的文化基础,所以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他们是否能真正地感受到节日的乐趣、理解节日的积极意义,还有待考证。

“我觉得各幼儿园应该理性看待洋节日,如有这种活动的幼儿园,一方面,要控制好活动组织的‘度’,不能太过;另外,也要和家长作好充分的沟通,不要因为这件事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影响。”

这个万圣节你怎么过?

你支持小朋友过万圣节吗?

欢迎给上学君留言!

文/ 陶子 芳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