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脑科学育儿法不科学,“最强大脑”魏坤琳教你正确的

南方+ 记者 陶达嫔 陈芳庭  2016-10-31 18:09

担任《最强大脑》嘉宾的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魏坤琳(Dr.魏),因其“科学判官”的身份而为人熟知。

10月30日,这位有着两个孩子的脑科学专家来到广州参加“卓越·爱贝睿媒体见面会”时,专门提到目前很多流传的脑科学育儿方法其实都不科学,家长们切勿盲从。对于现在越来越流行的如何遵循脑科学规律来培养孩子的话题,Dr.魏提醒,要科学育儿首先要做一名好学的家长,家长需要更清晰的认知婴幼儿脑发育、心理发展规律,来做出符合婴幼儿发展规律的育儿引导。

Dr.魏此番来到广州,是受卓越教育集团邀请,卓越教育集团总裁唐俊京透露,卓越教育近期已领投爱贝睿千万级融资,将联手爱贝睿布局中国0岁-6岁婴幼儿教育,将把脑科学、认知科学引入婴幼儿阶段教育。唐俊京介绍,之所以进入低幼龄段教育,是卓越教育在K12二十年的办学经验中研究发现,学生正式进入中小学求学阶段后,由于学习任务繁重,要塑造或者纠正某些行为和习惯已经比较费力,如果能在低幼阶段就能科学引导养成良好习惯,内化孩子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对解决孩子常见学习“障碍”问题,及之后的学习生活会带来更多帮助。

如今,新一代父母已越来越重视低龄幼儿教育,家长究竟该怎样把握人的大脑发育规律来科学育儿?本身亦担任爱贝睿儿童实验室主任的魏坤琳(Dr.魏)就不少家长们关心的科学育儿话题接受了南方+记者专访,解密科学育儿。

“很多脑科学传言都是谣言”

Dr.魏提醒家长不要盲从

人类大脑只开发了10%?小孩右脑可以专门开发?你可知道,都是说法错误的!魏坤琳表示,现在流传的许多脑科学传言都属于谣言。“比如所谓的'右脑开发',人类所有活动其实都广泛是左右脑一起开发的。再比如大脑只开发了10%,因为大脑的复杂性和神秘性,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魏坤琳表示,一些听起来有科学、有吸引力的“伪科学”,因为比较有煽动性而使得老百姓容易买账,而目前还没有脑科学培育的机构,所以他希望能够有机会把研究的硬知识真正变成家长可以用的知识和产品。

低龄段科学育儿要遵循脑规律

0-6岁要把握大脑哪些发育关键期?

“0-6岁发生非常深刻的变化,变化相差95%.脑重达到成年人的95%.”0-6岁大脑发育又要把握哪些关键期?对此,魏坤琳主要从语言发展和情绪管理两方面做出了解释。

0-6岁是语言发展关键期。汉语发音和其他语言发音是不一样的,口音现象,在小孩小的时候是可以辨别出来的,而到后期反而辨别不了,是因为环境对大脑的塑造,而0-6岁可塑性最强的,7岁之前学习第二外语是非常容易的,可以同时学习四五门外语,都没有问题。同时,0-6岁还是情绪管理的关键期。0-6岁期间可塑性最强,等到中学的变化很难。

0-6岁要如何把握大脑发育关键期?0岁-3岁这段时期锻炼大脑潜能的关键在于培养大脑功能的基础--本能。而要打造长大以后也很活跃的大脑基础,重点就在训练脑神经细胞具备最基本的本能。要锻炼脑神经细胞的本能,就要善用这类“想要”的特性,妈妈在成为同伴的同时,也累积一起“竞争”或是“多了解一点”的体验。0岁-3岁这个阶段不用要求成果,重要的是让孩子能抱着愉快的心情对话,并且经常夸奖孩子。

3岁-6岁的孩子则要注重戒除大脑坏习惯。3岁-6岁适度进行“修剪”,彻底打好脑神经传导回路网的基础非常重要,这并不是教授知识与技巧的时期。这个阶段要把目标放在扎稳基础,打造念书和运动都能兼顾的大脑,将心力放在改掉影响锻炼大脑功能、本能及心的”脑部坏习惯“。

科学育儿需要走出经验主义

Dr.魏提醒“学霸”家长也要勤学多实践

“0-6岁,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父母。”科学育儿家长应该怎么做?魏教授表示,大脑开发不需要灌输,而是应该把很多应该有的原则融汇到游戏中去。魏教授提醒家长,一定要保持学习。不能因为家长自己是名校毕业的就不学习如何做家长。家长都是新手,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

【实习生】陈幸芝

编辑 李啸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