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 2016-10-29 22:02
2016年10月29-30日,以“新乡村、新经济”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在江苏沭阳隆重举办。来自地方政府、淘宝村、高校、电商企业等1000余人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互联网如何改变中国乡村”。江苏省副省长张雷、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江苏省宿迁市市委书记魏国强、江苏省商务厅厅长马明龙等重要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亲自为大会发来贺信,他表示,“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农村、县城拥抱互联网,让农民回归农村,让农民活得更有尊严,这种发展的眼光令人佩服,也与阿里巴巴在农村领域的努力不谋而合。”
会上,阿里研究院和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了《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6)》。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全国淘宝村数量增加到1311个,全国淘宝镇增至135个,至少创造84万个就业岗位,进入“千帆竞速”时代的淘宝村,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新引擎。
这是淘宝村高峰论坛诞生之后的第四年,短短四年时间,淘宝村数量从20个激增至1300多个,规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显示了中国农村正处于加速互联网化的进程之中。以淘宝村为代表的农村电子商务,在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民幸福指数、拉动农村创业和就业、发展新型城镇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报告关键发现:
从地理分布来看,东部沿海依然占据绝对优势,浙江以506个淘宝村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广东(262个)、江苏(201个)则排在第二、三位。山东、福建和河北的淘宝村也呈现规模化发展的态势。这六个省新增的淘宝村数量,占据全国97%。这反映出,淘宝村集群带动效应强劲。
从就业拉动效应来看,全国淘宝村涵盖超过30万家活跃网店,数据分析显示,1个淘宝村网店大约创造2.8个直接就业机会,按此估算,截至2016年8月,全国淘宝村创造了超过84万个就业岗位。淘宝村已经成为草根就业的重要容纳器。
广东省2016年淘宝村名单
广东省2016年淘宝镇名单
淘宝村升级发展
淘宝村经济社会价值
一大批富有竞争力的网商正在从淘宝村诞生,从而带动淘宝村形成梯队效应。根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8月底,全国淘宝村中,年销售额超过100万元的店铺数量已经达到1.1万家。“这批百万级店铺的出现,表明部分淘宝村的生态环境、创业环境已经比较完善,淘宝村已经成为孵化新型企业的摇篮。”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表示。
“淘宝村将再造中国的乡村文明。”金建杭认为,“中国古代有重农抑商的传统,商业文化的缺失,无论对于国家的竞争力建设还是农村的经济发展都形成了束缚。淘宝村让农民直接获得了贸易权,每个农民都可以做买卖,这是一种巨大的权利解放。商业文化反过来又会影响乡村文明,在淘宝上,每个卖家都是一个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每天,‘亲’文化的熏陶、服务理念的熏陶,会对乡村文明的重塑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
链接:农村淘宝创业孵化中心直指淘宝村
近年来,各地政府创建和扶持淘宝村的力度明显加大,淘宝村正从完全野蛮生长跨入“草根创业+政府支持+平台赋能”相结合的阶段。2016年,山东泰安、山东菏泽、河南洛阳等地,均出现了政府联合第三方创建淘宝村的成功案例。
阿里巴巴也开展了“农村淘宝+淘宝村”相结合的实践。2016年年初,农村淘宝提出了“3.0”的新发展战略,即未来打造“生态服务中心+创业孵化中心+文化公益中心”的计划。“农村淘宝的创业孵化中心,其重要目标就是帮助政府推动本地电商创业,创建淘宝村。”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乡村事业部总经理孙利军表示。
最近一年来,在山东省郓城县,农村淘宝联合当地政府共同进行了淘宝村试点,通过大规模培训的方式带动村民进行网络创业,2016年,郓城县共开设了数千家淘宝店铺,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和工艺品,最终,有2个村达到了淘宝村的标准,跻身2016年度的全国淘宝村大名单。
在孙利军看来,农村淘宝的主要职责是构建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淘宝村则是未来新乡村创业能力建设的典型代表。两者路径不同,但核心的目的都是实现农村经济的数字化,并且两者已经开始尝试结合。
淘宝村定义
根据阿里研究院定义,“淘宝村”是大量网商聚集在某个村落,以淘宝为主要交易平台,以淘宝电商生态系统为依托,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的网络商业群聚现象。淘宝村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条原则:1.交易场所:经营场所在农村地区,以行政村为单元;2.交易规模:电子商务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3.网商规模:本村活跃网店数量达到100家以上,或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的10%以上。一个镇、乡或街道符合淘宝村标准的行政村大于或等于3个,即为“淘宝镇”。
本文来源:综合自阿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