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58个政务微博一周内仅有一半更新

南方+ 记者 胡克雅  2016-10-27 12:38

作为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交互式信息传播平台,微博在2010年兴起并迅猛发展,成为继网站、博客等网络平台后一个重要的网络虚拟社区。微博以其便捷性、交互性、草根性等特性,迅速成为电子政务的主要平台。

据统计,汕头共有58个单位开通电子政务微博。记者对这些微博在上周(2016年10月17日—2016年10月23日)的发布量以及点赞、评论、转发等数据进行收集并观察发现,58个微博中仅有一半有更新,最“勤奋”的政务微博一周发布量达435条,平均一天更新量达62条。但与此同时,也有三成以上微博已“失声”一年以上,其中有两个在开通还不到一年就已停止更新。

此次电子政务微博观察中,数据最为亮眼的是“汕头市政府应急办”的微博。胡克雅 摄

最“勤奋”微博一周收获赞近4000个

汕头的电子政务微博开通最早是在2010年微博刚刚兴起之时——认证主体为广东省汕头市公安局的“平安汕头”,成为了汕头市最早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电子政务微博。如此算来,将微博作为一个电子政务平台使用,汕头已有近6年的历史。

本次被列为观察范围内的汕头市政务微博,涵盖了汕头市、区(县)的政法、教育、税务、共青团等近10类单位。

在此次采集的58份数据样本中,数据最出色的是认证主体为“汕头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的微博。记者观察发现,该微博在7天内,共发布消息435条,平均一天就发布62条微博,占此次采集信息发布数据总量的38%,当属最“勤奋”微博。当然,该微博也“收获”满满——统计数据显示,该微博在观察时间段内收获3683个赞、2268条评论和1515条转发。

另一个数据亮眼的微博是“汕头天气”,认证主体为“汕头市气象局”。该微博在观察时间段内发布97条微博,收获336个赞、1548条评论和1916条转发。

从以上两组亮眼数据可以看出,这两个微博充分发挥了政务微博应有的作用。记者大致翻阅其微博内容时发现,“汕头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微博所发信息包含了政务公开、辟谣、寻人等方面信息,将一个政务微博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另一个微博“汕头天气”则根据自身优势,紧跟社会热点,在上周汕头受强台风“海马”影响时,“汕头天气”也及时向社会通报台风“海马”的情况。

记者在观察中也发现,有些政务微博数据出现“不对等”情况,例如认证主体为“广东省汕头市公安消防局”的微博“汕头消防”,在观察时间段内共发布微博消息85条,在58份数据样本中,信息发布量排在第4位,但其点赞、评论和转发数据均未超过10条/个。

记者对其微博内容进行分析时发现,该微博虽然也属于较为“勤奋”的微博,但其内容多为转发自其他地区的消防类科普消息,内容单一、原创度过低或许是导致其数据出现“不对等”现象的主要原因。

58个微博中12个去年前已“停更”

数据显示,本次在观察时间段内采集的数据样本共有58份,但有数据产出的数据样本仅有29份。换言之,一半的政务微博在上周没有发布信息,能够保证每天发布一条或一条以上信息的政务微博,仅占总量的一成左右。结合上周情况来看,在强台风“海马”对汕头造成较大影响时,这些政务微博却“未发一言”,失去了其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的作用。

在未产出数据的政务微博中,有21条微博“失声”一年或一年以上,占此次数据采集样本总数的1/3以上。具体统计数据显示,在2015年之前停止更新的微博有12个,其中认证主体为“汕头市公安局龙湖分局鸥汀派出所”、“汕头市公安局龙湖分局珠池派出所”两个微博更是从2011年就停止更新。这两个政务微博开通不到一年便停止更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僵尸微博”。

而在这21个“失声”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微博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当属共青团系的微博,汕头开通微博的区县级共青团微博全部在列。


编辑 陈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