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13年“头把交椅”,文化产业“粤军”如何炼成︱深度

南方杂志 记者 深度的南方君  2016-10-27 10:39

策划︱曹建民 郭芳

执行︱林若川  叶石界 施诗 温柔

编者按

“一本小说、一套连环画、一部电视剧、一台粤剧……”在2016年南国书香节上,一部以红军长征为背景的长篇主题小说《骡子与金子》,以全新形象再次引起各方关注。

这是一部在新业态下以多层次、多媒体方式开发的作品,实现了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双丰收。而像《骡子与金子》这样的多元化尝试,只是广东文化产业进入全面快速发展时期的典型样本之一。

全国网络音乐2/3的产值、全国游戏产业七成收入、全国动漫产业1/3的产值、全国数字出版1/5的产值……在我国文化产业的诸多领域,广东均表现亮眼。

近年来,广东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总产值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不断增强,新兴业态迅速增长,跨界融合日益加剧,从业人口超300万、增加值年增长超12%的文化产业“粤军”,已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增长的强劲力量。

广东发展文化产业,先天优势并不突出。然而,广东的文化产业发展却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其中的奥秘何在?

答案就在于创新。创新是广东发展之魂,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新经济形态的层出不穷,无不得益于创新。广东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十分重要的一点在于牢牢抓住整合资源、加快创新、借助资本力量这三大抓手。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党的十八大关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目标和重大部署。广东的实践和经验,能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带来有益启示与借鉴。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是经济新常态下最有活力的产业之一。可以预期,广东文化产业将以打造岭南文化高地为契机,以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庞大的消费支撑,借助科技和互联网不断提升实力,向既大又强、有高原更有高峰的方向迈进,迎来又一个蓬勃发展、提质增效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春天。

探寻广东文化产业崛起的“隐性基因”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党的十八大关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目标和重大部署。近年来,广东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不断增强

文化产业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不断增强

广东文化产业总产值已经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这个结论多少令人有些意外。

曾经人们感叹,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作为流行音乐文化的发祥地,引领着一个时代文化的潮流,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成为他们的青春回忆。然而在本世纪初,经济发达的广东却一度被误读为“文化沙漠”,在文化招牌上,再也没有流行音乐这样的金字招牌。

“广东创作”的动漫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近十年,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动漫形象,喜羊羊、熊大熊二、巴啦啦小魔仙、超级飞侠等,从广东的创作者手中,走向全国。广东文化产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总体而言,广东的文化产业具有创新、集聚、引领等特点,多年以来,广东的小说、电影、电视、音乐、美术、图书风靡全国,传媒出版业、动漫游戏产业等领先全国。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党的十八大关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目标和重大部署。近年来,广东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不断增强。

文化产业总产值连续13年全国第一

根据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结果,2014年广东文化及相关产业总产值为3552亿元,同比增长18%,远高于全省GDP增速,占全省GDP比重为5.24%;截至2015年,广东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1/7,连续13年位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文化产业已成为广东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截至2013年末,广东以374万人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在全国排第一,占据全国17.54%的比重。

2015年,广东文化产品出口476.8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448.7亿美元。

广东为国内最大的游艺游戏设备生产和演艺设备制造基地

在我国文化产业的诸多领域,广东均表现出色。“十二五”期间,广东文化新型业态快速增长,数字出版产值占全国20%,全省拥有动漫企业1000多家,总产值近300亿元,约占全国1/3;网络音乐产值约占全国2/3,游戏产业产值规模超千亿元,占全国总产值的70%和全球产值的20%;2015年,广东的电影票房收入突破62亿元,连续14年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影票仓。除此之外,广东还是国内最大的游艺游戏设备生产和演艺设备制造基地,年产值占全国4/5以上,仅广州(番禺)、中山出口额就占全球市场份额近一半。

如此庞大的文化产业群体,背后是广东省业已形成的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健全的产业链条。广东在文化产业方面拥有诸多优势:起步早,优势子行业连续多年领跑全国;规模大,占GDP总量的比例高;市场化程度高,重点文化骨干企业持续做大做强;文化氛围较为活跃,对外来人才具有吸引力。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正以矫健步伐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新兴业态迅猛增长,跨界融合日益加剧。在这一过程中,从业人口超300万、增加值年增长超12%的文化产业“粤军”,以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庞大的消费支撑,借助科技和互联网不断提升实力,已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增长的强劲力量。

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

“广东发展文化产业最成功的做法,是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广州大学现代产业学院院长张仁寿说,广东省先后制定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广东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这些规划指导意见从顶层架构上确立了文化产业的地位,给予各级地方政府发布各项政策支持的依据。

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截图

据了解,近年来广东已经建立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正在逐步落实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和省人大决议确定的“文化事业经费不得低于财政支出1%”要求。2011年至2015年,广东已经投入250亿元以上,用于支持文化强省建设。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罗天昊指出,广东政府财政对文化产业如此巨大的投入,依靠的是其领先的经济地位,若无足够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支持,则这种大规模投入不可想象。

另外,广东对于重大文化项目、产业园区、重点企业项目,均给予了财政补助或奖励。早在2009年,广东原创动力公司开发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是其系列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第一部,最终该动画电影当年以500万元的投入创下了9000万元的票房奇迹。而在最初的开发资金中,其中400万元就来自广东各级政府的奖励资金。

广州大剧院的市场化探索取得了让人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成绩

政府不止助力扶持文化企业产能,更培育居民文化需求与消费。近年来,广东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进行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惠民文化消费补贴。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广东共计奖补扶持欠发达地区新建、改建或扩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近200个,综合文化站600多个,文化室将近2万个。各地市创新方法实施文化惠民,东莞今年进行文化惠民演出将近1000场,惠州市全国首发文化消费补贴型惠民卡等。

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深圳文博会,已经成功举办十二届,今年的深圳文博会实质性成交2032亿元、出口交易金额177亿元、总参观人数达到587万,它是国内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

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广东文化产业发展风生水起、阔步前进。

传统制造业的文化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民营文化企业对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广东是制造业大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这里成功涌现了一大批传统行业里优秀的民营企业,它们有的是代工起家,有的是“山寨”大户,近十年来无一例外都面临着转型压力。而在转型过程中,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不少企业的路径。

拥有喜羊羊、超级飞侠、巴啦啦小魔仙等多个超级动漫IP的奥飞娱乐,在上世纪90年代通过制造“奥迪双钻”四驱车玩具挖到第一桶金后,开始进入中国的K12低幼市场,并在国内一直保持着巨大身位的领先优势,最终形成了“IP+媒体+玩具+授权”的成熟商业模式。经过20多年的发展,奥飞已经成长为国内领先的泛娱乐平台之一,致力成为“中国迪士尼”是它的目标。

对于其他大多数传统制造业的文化转型来说,把文化和产品进行结合,可以为制造业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雅昌集团文化艺术中心

曾是深圳传统印刷业大鳄的雅昌集团实现了“传统印刷科技文化”的转型,如今拥有中国最大的艺术品数据库。生产齐白石艺术品陶瓷家电的深圳辉宇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参与艺术授权的家电制造商。虽然在加湿器、豆浆机等小家电产品推出后很快就获得了千万级的销售成果,但是为产品增值的过程并不轻松—历经6个月才得以将齐白石的《圆满》与《喜气》成功复制到自家陶瓷家电上,其间出了5次样品才获成功。

这种“升级”不仅实现了制造业的提升,也使文化产业增加了产值。十七届六中全会后,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高书生在做客人民网时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文化创意只是文化产业的一个类别,而且特指以设计为主要形态的创意活动。所以,文化创意产业不能替代文化产业。”他还解释道,并不是说文化创意产业不重要,而是说要把它的层次搞清楚,“文化产业和制造业融合是大势所趋”。

创新来自科技与资本助力

以传统认知中的“文化沙漠”之地,而成为中国文化产业产值最大的区域,广东最大的优势就是创新。

以动漫产业为例,2010年我国动漫产业总产值超470亿元,广东省产值168.67亿元,一马当先,几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在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网络音乐、数字娱乐等新兴文化产业领域,广东均领先全国。业内普遍观点认为,之所以能以创新取胜,广东文化产业重在科技与资本的助力。

在科技和资本的合力推动下,近年来,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以接近年均25%的速度快速增长,多个行业在全国领先,其中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电视、数字音乐、文化旅游、高端印刷、黄金珠宝等均占全国较大份额,在今年9月举行的首届深圳科技影视周期间,大量运用无人机表演、激光秀、面部投影、虚拟现实硬件(VR设备)观影等科技元素,凸显“从深圳触摸未来”的主题。

深圳科技文化产业的成功与美国好莱坞影视设计独步全球的原因类似。好莱坞的成功得益于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领先的科技水平,前者保证了有雄厚的资金不断投入,后者则融合科技与文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发达的科技实力,不仅是实现传统文化改造的保证,亦是开发新兴和高端文化产业的根基。而通过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广东成功培育了腾讯、华强文化科技、A8音乐、雅昌、雅图等一大批文化科技旗舰。而这些原因都是一些文化资源大省所缺乏的,因此才有了广东文化产业的后发优势。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89艺术园区正在逐步形成融艺术消费、艺术体验、艺术展览、艺术展演、创意办公、创业孵化为一体的新型城市产消综合体。

兼容并蓄的社会文化

广东文化产业的兴盛更来自于多元包容的社会文化。

广东全省的外来人口超过3000万,是中国最大的移民省份。深圳等少数城市,户籍人口更只占极少数,成为全国知名的移民城市。多元文化的熔炉,兼容并蓄的文化气象,造就了文化产业的兴旺发达。罗天昊认为,同样是全国经济重镇的江苏、浙江文化产业产值不及广东,其最大区别,就在于社会开放包容度上。

此外,也有专家指出,岭南文化本身具有强烈的平民文化特征,与平民意识直接关联的,是平等观念,以及重视交换、遵守契约等,这些对于文化产业发展都是极其有利的。

在全球范围内,与广东类似的城市,有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和中国香港。蒙特利尔能够成为北美创意中心,与其兼备法国和英国文化,并广泛吸收全球精华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而以自由开放、兼容并蓄、文化融合著称的香港,也成为了亚洲创意中心,造就了“东方好莱坞”的美誉。

广东社会文化的包容性还体现在本地新闻媒体的发达,广东的省级、地市级的日报、都市报、杂志、网站等媒体尤其发达,新闻从业人员数量质量在全国首屈一指。近年来,不少新闻人员转型成为公众号管理者、网络自媒体大V等等,成为多元文化传播的一股新兴力量。

今年2月15日,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南方传媒是广东省级文化企业整体上市第一股,它的成功挂牌,是广东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的丰硕成果,标志着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