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记者 温柔 2016-10-27 10:41
据统计数据,2015年,广东文化产品出口额476.8亿美元,位居全国榜首。在文化粤军“走出去”的背后,它们输出的不仅是“中国制造”,更是文化影响力
广东游戏产业的海外出口高达100亿元。其中广东企业生产的VR游戏机在海外反响热烈
你是否试想过与朋友来一场激烈的“打怪之战”?或者在平地上体验一把高空取物时的战战兢兢……现在,这些新奇的体验都能轻易地在VR虚拟现实设备里实现了。这些极具设计感的游戏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商场和街头,它们大多产自广东,而且远销海外。
“目前,广东省游戏产业占全国市场份额高达72.1%。2015年广东游戏产业国内收入达1000亿元,海外出口也高达100亿元。”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执行会长鲁晓昆用这样一组数据,形象地展现了广东游戏产业蓬勃的发展态势。值得注意的是,游戏产业走出国门的势头也逐年高涨,成为广东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主力军之一。
几天前,鲁晓昆刚刚结束了2016中国(中山)国际游戏游艺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游博会”)的行程。在鲁晓昆看来,游博会是游戏产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据了解,此次游博会吸引了超过400家境内外企业参展、500多家境外采购商前来采购,这些境外采购商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荷兰、印度、新加坡、印尼等国家和地区。
“出口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2015年4月,公司到海外参加迪拜娱乐展,生产的VR游戏机在海外反响热烈,展会期间的成交金额就达200万元人民币。很多国外客户都是第一次见到形式如此丰富的VR游戏应用。”广州玖的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应滔回忆起在海外参展时的经历时说。在他看来,广东的文化产业已经在全球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以游戏产业为例,2015年中国游戏产业以222亿美元的总收入首次超过美国,跃居第一。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占领中国市场份额七成的广东游戏产业,在全球市场中也逐渐占据重要地位。
据鲁晓昆介绍,目前广东省已有一批游戏企业在境外开发资源,并设立分公司、研发中心和销售网络,比如腾讯、网易、三七互娱、创梦天地、玖的等。这些公司充分利用境外资源,拓展国际市场,业务遍及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其中,华立科技是游戏机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副经理张霞告诉记者:“公司业务范围遍布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08年起公司产品外销逐年增多,到2015年公司已有30%的产品外销。”
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产品硬件,“出海”之势如火如荼。与此同时,彰显软实力的文化产品软件,出口也不甘示弱。
你能否想象Facebook全球第二大合作伙伴就坐落在广州市越秀区的一幢写字楼里?久邦数码这家企业落户国内,而客户与市场基本都在国外。
“公司软件收入的85%~90%来自海外,销售产品多为手机应用。”久邦数码COO首席运营官朱志介绍,其龙头应用GO桌面于2011年11月在Google Pay推出,就以48个语言版本服务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成为全球安卓市场第三方桌面应用市场占有率第一位。
据统计数据,2015年,广东文化产品出口476.8亿美元,居全国榜首,并实现贸易顺差448.7亿美元。近些年,广东文化产品出口年均增长约20%,初步形成完备的文化出口体系,并培育了一批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出口品牌。全省入选国家2015-2016年度《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录》的文化企业43家,占全国总数的12%,居各省市前列。
“广东以动漫、网络游戏为代表的文化新型业态异军突起,成为广东文化出口市场的一大亮点。”广东省文化厅文化交流合作处处长李再炎介绍道,“而演出、非遗、文博创意产品在海外同样受欢迎。”
今年年初,广东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舞剧《沙湾往事》登陆有“世界艺术殿堂”之称的美国纽约林肯中心,连演四场,获得纽约观众的肯定。广东省文化产品在海外全线开花,态势良好。
“出海”要讲究方法论
2015年2月,《广东省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实施方案》提出,力争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对外文化贸易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广东特色的对外文化贸易重点企业,搭建一批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对外文化贸易平台,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对外文化贸易人才。
然而,文化产品不同于一般的产品,有其独特的内涵与价值,且中外差异巨大。
“广东很多好的文化产品,由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原因,不能很好地传播。就以粤剧为例,如果不加字幕,国外观众根本无法理解剧情。”李再炎认为,再好的文化产品,走出去的第一步也需要经过精心包装与策划,这样才能形成更大范围内的关注度。
比如,日前在荷兰举行的“粤艺传情—广东粤剧欧洲巡演”受到欧洲观众的追捧。
同样,对于更加市场化的文化产品来说,能否适应海外市场也是一个关键问题。“一些游戏产业同样面临内容不被海外用户理解的情况。比如,我们很多游戏都是古装题材,在海外这一题材显然没有其他题材那样容易被接受。”鲁晓昆说。
梁应滔也坦言:“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底蕴不同,只有前期做好市场调研,才能生产相对应的产品。我们会根据不同国家的偏好做出有差异的产品,并不是销售到每个国家的产品都一模一样。”
适应海外市场、融入当地文化,是文化产品“走出去”的第一步。许多文化企业还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在海外,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样面临挑战。”华立科技市场总监朱云杰为记者举了个例子,去年公司研发的一款游戏机,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就遭遇抄袭,遇到这样的情况,企业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海外,申请国际专利时间长、费用高。知识产权遭遇侵犯时,企业为了省事,很少找律师进行申诉。”久邦数码发展规划室总监周喨告诉南方杂志,在国外这种现象也很常见。在他看来,政府可以建立机制,保护“走出去”企业的知识产权。
除此之外,鲁晓昆还列举了一系列企业“出海”所遇到的问题:中小企业参展的支出较多,企业了解境外商务信息的渠道比较匮乏,信息不对称、滞后以及缺乏权威性,增加了境外合作的风险……
针对企业关注的展费问题,政府也有相关补贴。此外,省文化厅还不定期为文化企业提供行业资讯,让企业了解海外市场,并带领动漫、游戏等行业协会参加论坛。
“为了应对单个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行业协会也在积极调研,在把国际展会‘引进来’的同时,更要以协会的名义组团将企业带出海外。”鲁晓昆认为,协会要发挥组织功能,推进企业抱团,整合资源要素。
输出的不仅是“中国制造”,更是文化影响力
“广东从来不缺乏优秀的文化产品,很多本土的文化产品在海外受到极高的赞誉,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李再炎看来,广东文化“软实力”有许多不错的品牌,而如何进行市场化运作,是当前广东文化产品“走出去”的关键一步。
今年9月,广东民族乐团赴美国旧金山、西雅图和加拿大温哥华演出,为海外观众带去《中秋盛典》《丝路粤韵》两台大型民族交响乐,受到观众好评。
在温哥华站演出时,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总领事刘菲提出建议,国内的优质演出团体在境外举办演出交流活动时,可以利用所在国成熟的市场营销体系,增加商业演出的比例。可以委托当地著名的市场策划推广公司,协助演出团体做好商业包装宣传,提高演出项目对当地民众的吸引力,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目的。
“好的产品也要经过好的包装、策划。就目前而言,把国内的优质产品推介到海外去,还缺少大量优质的中介公司对产品进行包装和宣传。反观国内,国外的优质歌舞剧在我国市场有着良好的宣传和精良的包装。”李再炎认为,国内的文化产品要借鉴国外优秀的商业运作经验。
在“走出去”的同时,把国外企业“请进来”参展也能达到相同的市场影响力。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已经成为行业内一个响亮的品牌,具备成熟运作的商业模式,能够很好地推介参展产品。
“未来广东要打造更多响亮的文化品牌,为相关企业搭建平台,为企业将海外市场请入国门。未来,广东要积极推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建设,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地区对外文化贸易的快速发展。”李再炎说。
作为市场的活跃主体,企业同样需着重打造自身品牌。朱志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异、人异我优”这句话,诠释了文化企业打造品牌的原动力来自于不断地创新。在他看来,企业“出海”在做好“中国制造”的同时,也要将国内优秀的文化输出到海外,形成文化影响力。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看H5版本《坐了13年“头把交椅”,文化产业“粤军”如何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