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2016-10-26 11:48
导读:以个税最高税率适用群体为例,我国适用于个税45%以上税率的,为年所得96万元以上群体,是我国去年城镇职工平均收入的15.5倍;美国适用最高39.6%税率的,是年所得40万美元以上群体,约为美国人均收入的9.3倍。
近期,有报道称“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定为高收入群体,要加税”,引发社会对个税改革的关注。多位熟知个税改革的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专家24日对媒体表示,年收入12万元并非划分高低收入人群的界限,不存在以年收入12万元为分界加税的情况。
那到底年收入多少属于高收入群体?
个税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将面临哪些难点?
一起了解下吧~
一、年收入多少算高收入者?
近期,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明确,对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技人员等七类群体,推出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其中提出,要进一步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
这项政策提及的“高收入者”,按什么标准来确定?有舆论认为,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属于高收入群体,将是个税改革中重点调节的人群,这意味着年收入超过12万元以上群体个税将增加。
有媒体报道的“年收入超过12万元以上属于高收入者”的说法,源于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个税申报制度。根据个人所得税申报相关规定,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应自行办理纳税申报。业内专家介绍,在个税申报政策制定时,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确实是收入比较高的群体,如申报实施第一年,全国仅有168万人申报。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介绍,当时选择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群体进行纳税申报,是为后续个税改革进行试点探索积累经验。年收入12万元,并不涉及高低收入人群划分界限。
那么,年收入多少才属于高收入者?长期跟踪个税改革的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钢说,在中低收入和高收入的划分上,国际上及我国均没有法律确定的标准,税法上也从没有确定过高收入的标准。“我国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收入存在差距,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只是相对概念,不是绝对概念。”
以个税最高税率适用群体为例,我国适用于个税45%以上税率的,为年所得96万元以上群体,是我国去年城镇职工平均收入的15.5倍;美国适用最高39.6%税率的,是年所得40万美元以上群体,约为美国人均收入的9.3倍。
二、个税改革将怎么改?
“当前公众对高收入者标准的关注,背后原因在于个税改革进展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钢说,个税改革后,也依旧会按照税率表征税,因此今后各收入群体中,税收如何调节收入分配,还得以个税改革后推出的税制为准。
业内专家介绍,个税改革总的原则是“增低、扩中、调高”,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收入者比重,降低中等以下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力度。在降低中低收入税负中,最主要的方式并非提高个税起征点,而是增加扣除项。
“3500元的个税起征点,实际上就是工薪所得基本扣除额。”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表示,下一步个人所得税改革中,将通过建立基本扣除+专项扣除机制,适当增加专项扣除,进一步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如在现行3500元和三险一金基础上,今年起已在31个城市试点商业健康保险扣除政策,下一步还将开展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根据社会配套条件和征管机制的完善程度,适当增加专项附加扣除。
李万甫等专家介绍,个税改革下一步重点或将是增加家庭扣除项。当前经常出现一个人赚钱,承担全家子女教育、房屋贷款、老人赡养等家庭支出。因此,今后将考虑将一部分教育、房贷、养老等支出,纳入扣除项,使税制政策更加合理。
今年全国两会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对个税改革介绍,个税综合计税研究内容,将包括满足基本生活的首套住宅按揭贷款利息扣除,抚养孩子费用扣除,个人职业发展、再教育费用扣除等。
有媒体记者采访了解到,由财政部等部门起草的个税改革方案,在今年两会前就已提交国务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朱青说,个税修改要经过法律程序:首先国务院要拿出修改草案,然后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由于个税是直接税,而且关系到千家万户,所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很可能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讨论,最后还要在网上征求意见,最后再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
目前,个人所得税属于按月征收。朱青介绍,实行综合分类相结合的个税,需要按年申报纳税,所以最好从一个自然年度(纳税年度)开始实行新的个税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快也要从2017年7月1日开始实行。
三、个税改革还面临哪些难点?
不少专家指出,按综合分类相结合方式实施个税改革后,在调节二次分配、个税实际征管等方面还存在三方面突出难题。
具体难题为:
① 个税占比偏低难以发挥调节作用。
孙钢等专家表示,目前个税占税收总比重过低,在发挥调节收入、解决分配不公方面的作用仍不突出。据介绍,2015年我国个税总额为8616亿元,占税收的比重只有6.3%。专家建议,个税改革要进一步完善二次分配的作用,通过税改促进社会消费和经济增长。
② 大量现金交易难以纳入监管,税收征管能力仍存漏洞。
专家表示,以个税为代表的所得税,由于需要掌握纳税人详细收入、开支等涉税信息,才能准确核算纳税所得,避免偷税漏税,这对税收征管能力要求更高。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表示,由于当前仍然存在大量现金交易等情况,因此个人收入和申报的精确确认还难以做到。此外,部门和区域间信息孤岛的问题,也使税务机关难以全面掌握实际的信息。
③ 高收入群体征管仍存漏洞。
中山大学财税系教授林江表示,社会上有把个税认为是征收工资税的说法,主要是工薪阶层主要采用企业代扣代缴和税务部门核查的办法,但一些企业高管等高收入群体却可以把个人支出纳入企业成本,规避个税缴纳。李万甫也表示,高收入群体个税跑冒滴漏,需要完善政策,加快建设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既要鼓励社会财富积累和勤劳致富,也要堵住偷税漏税的漏洞。
不少专家都表示,个税改革很难一步到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说,个税改革社会敏感度高,改革关键要形成社会最大公约数,坚持“开门立法”,制定大多数人能接受的方案,从而提高公众对税法的遵从度。
四、算算你这辈子至少要交多少税!
延伸阅读:社论丨减轻“中产阶层焦虑症”
为了实现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七大群体实施激励计划,推出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意见》表示,将逐步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收负担,发挥收入调节功能,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
根据以往的标准,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个人在中国被归类为高收入群体,于是,有人推测,“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可能意味着,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负担将有所增加。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所谓“中产阶层焦虑”就弥漫了整个网络社区。舆论主要关注的是,年收入12万元的个人被定义为高收入者,并且在未来的改革中承担更高的个人所得税负,这是不公平的。
针对这种传言,新华社“新华视点”采访了多位熟知个税改革的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专家,他们都指出,这一观点是误读,纯属谣言,12万元不是划分高低收入人群的界限。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自行申报早在2006年就开始执行了,不是什么新鲜事,也不是任何加税的意思。
误读已经澄清,但问题还未完全解决:多少收入才能算是高收入呢?如果仅仅从统计数据来看,12万元的确可以是高收入水平。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去年平均工资数据,被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3615元,12万元比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多。但是,这样的收入水平是否等于高水平的经济能力,我们还需要将其与每个人所在城市的生存成本相结合,才能给出一个公正的判断。
北京去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85038元,12万元属于比较高的收入水平。但是,按照月薪1万元算,扣除三险一金以及个税后,实际到手的为7500元左右,以及2400元左右的公积金。按照北京中介机构的估算,在经历年初以来大幅上涨之后,目前北京平均每套百平方住宅的价格已经超过了500万元(即每平方米5万元左右)。北京平均房租是平均工资的1.2倍以上,因此,我们可以估算,年收入12万元的北京职工,在刨除基本的租房、饮食以及交通、通讯等基本的生活费用(不考虑子女抚养)之后,收入所剩无几。
因此,一线城市所谓中产阶层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很苦。在经历房价大幅上涨之后,没有住房的职工生活已经陷入困苦,如果他们还要头顶“中产”的光环继续承担更高的税负,那对他们而言确实是不公平的。随着一线城市的楼市泡沫蔓延至更多热点城市,大部分城市只有工资性收入的中高收入者,都面临这个问题,在过高的房价面前,他们的经济能力实际上已经算不上“高收入阶层”。过高的房价、子女抚养费用等已经让整个中产阶层不可避免地染上了“焦虑症”。
个税应该发挥收入调节功能,但不应该从工薪阶层入手。去年中国缴纳个税的人数只有280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不到2%。但另一方面,中国有那么多富豪,那么多人出国消费,而且有如此强的购买力推动楼市泡沫化。这说明,真正有钱的群体并不依靠工资性收入,但这些人却不在缴纳个税的名单之中。他们强大的购买力推高了房价,他们赚取了更多的地产增值收入以及房租,而让工薪阶层承受了无法承受的压力,导致财富分配上的马太效应。
分配政策的导向应该是促进公平,这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个是缩小收入差距,增加中低收入者的工资性与财产性收入,提高真正的高收入者的税负;
另一方面,也要从降低全社会的生存成本入手,包括使房价降下来(真正高收入阶层推高了房价),以提高中低收入者的经济能力,降低中产阶层的生存焦虑。
中国未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需要依赖庞大的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的提高,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以及经济能力,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文章综合自新华视点、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