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低估大家买买买的能力!过去一年国人平均海淘18次

南方+ 记者 欧志葵  2016-10-25 23:05

10月25日,记者从国内知名跨境电商洋码头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获悉,过去一年内,国人海外购物频次比去年高达近三倍,海淘花费也增长显著,年度人均最高消费超过90万元。

据了解,在过去一年内,消费者进行海外购物的消费频次高达18次,而在2015年这一数据仅为7次。而在海购主力消费人群中,近七成为女性。


二三线城市海淘力胜北上广

近日,家住南京的周扬在海外购物平台洋码头上下单了一双Stan Smith斑马尾小白鞋,这款在美国售卖的独有款式,在国内官网和其他网购平台还未看到,这让喜欢独特的周扬惊喜万分。据透露,这款斑马尾小白鞋在洋码头上线仅1小时,就售出超过百双。

33岁的贵阳白领王嘉,海淘经验虽然不足2年,但在海外购物平台上购买过的东西从宝宝的奶粉尿布玩具,到老公的鞋子衣服皮带,还包括自己的化妆品、服饰首饰,已经渗透进生活的每个细节。

随着消费升级,国内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更追求个性和独特,而充满着新鲜和多元商品的海外市场就成了他们的消费重地。再加上国内包括洋码头、天猫国际、网易考拉等海外购物平台的发展,让更多城市的消费者可以更方便地接触到世界各地最新最潮的生活方式。

来自知名跨境电商平台洋码头的大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海外购物消费人群正在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延伸,二三线城市的增速尤其明显。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2016上半年海购增速较去年同期上涨77.57%,二线城市上涨84.32%,而三线城市增速更为明显,达到108.65%。

随着消费频次和花费的增加,海淘人群也不断壮大。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测算,到2018年,中国的海淘人数将达到3560万,整体市场规模也将突破1万亿元大关。


海淘主力军人均一年花费最高90万

在海淘大军中,20岁到35岁的年轻一代显然成为海外购物的主力军,他们希望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更关注个人品位和生活情调的,他们消费理念的变化正主导着这轮消费升级。

来自洋码头的大数据就充分勾勒了这群海购主流用户的画像。

据数据显示,海购主力消费人群近七成为女性。在过去一年内,消费者进行海外购物的消费频次高达18次,而在2015年这一数据仅为7次。

其中,购买次数超过28次的重度海淘消费人群占比达35%,在过去一年内的海淘人均花费超过10000元,花费最高的用户在一年的消费总额超过90万元;在一年海淘消费15次的中度人群,占比达42%,年度人均海淘花费为8000元;除此之外,还有人均消费10次左右的轻度海淘人群,占比为23%,年度人均海淘花费不足4000元。

分析指出,从大数据中不难看出,海外购物整体频次较去年有了大幅提升,相对应的,国人的海购偏好也从奶粉尿布等刚性需求,越来越走向与个性、兴趣所结合的软需求。“新款Adidas NMD限量潮鞋、明星同款Moncler羽绒服、摩洛哥小众首饰APM、瑞典波罗的海琥珀、土耳其的特色手工艺神灯,都成为他们追捧的对象。”

洋码头CEO曾碧波表示:“中产阶级的消费观已从将就变得讲究,他们希望买到好的商品,接受好的服务,过上有品质和被尊重的生活。”


多元海淘需求倒逼跨境电商提升服务

据尼尔森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国内电商平台的海外购物频道”与“国内专门的海淘网站”成为消费者最主要的海外购物渠道,超过六成的受访者选择了它们,这一比例已经超过选择国外海淘网站的用户,后者占比为48%。

记者发现,以洋码头、唯品会、天猫国际等为代表的国内跨境电商平台,成为国人海淘的主战场。据唯品会方面介绍,该公司跨境电商业务目前在总销售中占比虽然只有3%,但销售增长强劲,预计今年该业务板块增速达60%-70%。洋码头方面亦表示,目前该平台每天可供选购的商品超过30万件,覆盖68个国家、20余个品类,2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职业买手,为国人个性化、多样化的海购需求服务。

支撑起国人碎片化的海淘需求,还离不开物流保障。随着双11海淘购物潮到来,备货、物流大战已硝烟弥漫。

洋码头已率先完成全球物流布局,走在行业前列。旗下官方物流贝海国际已在全球建立了15个大型国际物流中心,每周有90多个国际航班入境,世界各地的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只需要5天,甚至从美国发货到上海签收仅需3天,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作为天猫国际的重要物流支撑,菜鸟网络此前也宣布,将给进口商家提供两亿元的保税仓储费用减免,并启用澳洲和中国香港地区的海外备货仓,帮助消费者优化进口购物体验。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海外购物消费的普及,消费者的品位和购买需求正在发生变化。未来跨境电商平台的竞争优势在于服务和货源,尤其是对平台服务的要求将提高,商品多元化成为必然。

【记者】欧志葵

【校对】曹柏英

编辑 葛政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