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养猪,五金工厂种青菜,顺德人这样跨界“玩”农业

南方+  2016-10-25 10:16

在距离顺德200公里外的英德市细王屋村,群山环绕,溪流淙淙,16座两层楼高的生猪养殖工厂依次排开,每年有3万头草香猪从这里出栏,走上佛山、深圳等地食客的餐桌,这里是顺德上市企业德美化工斥资5.76亿元进军农业的起点。

无独有偶,在顺德勒流富安工业区的一栋植物工厂内,成千上万盏LED映照着一层层翠绿菜苗,它们不需要阳光雨水,也没有农药害虫,每日稳定生产1吨以上高质量色拉菜,全数供应港澳市场。这是一位顺德五金企业家投资5亿元建成的农业生物科技公司。

在以制造业闻名于世的顺德,越来越多企业家跨界“务农”,率先闯出一条用工业方法驾驭现代农业的新路径。工业资本“上山下乡”为企业发展开辟了新蓝海,工业企业借助技术和管理创新优势,以渐进、渗透、跨界方式改造提升着农业产业的生产规模、工艺路线、商业模式、产品结构等,加速顺德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新趋势

种菜养猪制造业资本进军农业

目前,佛山、深圳两地直营销售草香猪的英农连锁店已达到29家,德美化工控股的英农品牌已小有名气。然而在2012年,当德美化工发布跨界养猪的消息时,外界曾一片惊奇:因为从化工业到农业,跨度太大,违背了顺商“不熟不做”的经商习惯。

但对德美化工董事长黄冠雄来说,投身农业或许不是跨界,而是回归。“为儿子起名‘黄正农’,希望儿子做一名真正的农民,其实就寄托着他由来已久的农业梦。”英农集团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潘雪辉说。

黄冠雄的农业梦在一种“酶”的催化下成真。2007年,德美化工受让湖南尤特尔30%股权。随后,双方探讨推广旗下产品纤维素酶时发现,用少量的纤维素酶即可降解草当中的粗纤维,1000万元的纤维素酶就可以支持7亿—8亿元的饲料生产。恰逢福建农科院研发出一种富含蛋白质的狼尾草,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可以成为猪饲料,并且能提高猪肉中的氨基酸含量。由此还能构建“猪—沼—草+酶”的循环生态系统,使猪肉肉质更鲜美,降低养殖成本,带动农民致富。

原本只是想向农户推广新饲料,但经过调研,德美化工的投资团队发现,最初农户对新饲料的接受度并不高,且在过去10年里,虽然出现一些明显的周期现象,但整个养猪产业的投资回报率还可观。另外,当时德美的主业化工业已进入了平稳增长期,培植生态养猪这一新主业成为德美的一个新计划。由此,德美化工的农业版图开始展开。

在全国中高端家居五金市场,顺德家居五金产业常年占据半壁江山,广东东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但该公司董事长何镜添在2009年开始却居安思危,试图为企业开辟投资新路。随后,何镜添在2012年收购台湾的野菜工房,次年在顺德成立广东川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台湾水耕种植技术,并在顺德、阳江开建水耕蔬菜种植基地。

“与传统的工业制造业最大的不同,农业生物科技是当前中国产业发展、在全世界产业发展永远不会改变的刚性需求,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将为企业创造新的增长点。”广东川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CEO张世泽说。

新理念

精益管理基因注入农业生产环节

顺德工业资本涌入“农门”后,借助工业化发展理念,往往瞄准中高端农业市场,率先建立产业链的概念和产业链管控体系,做精农产品,做细深加工,这在以前单一封闭的产业环境中难得一见。

养猪“新手”德美化工的务农路正是得益于多年来的工业发展经验。“多年来农业之所以仍是一种粗放型发展,原因就在于缺乏系统的管理,而工业讲究系统性,精细化管理,尽量减少人力,使用机械手段。”英农集团项目总监卢俊彦说。

据悉,跟传统猪场不同,德美化工为生态养殖注入了精益生产和科学管理的基因。只要能用机械生产的,都不用人工参与,所有环节均为“闭环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可控性。

德美化工斥资1000万元购买德国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做到自动送料、自动喂食,全过程控制。每头猪都有一个电子牌,用以扫描每头猪的信息,自动计算每头猪的食量等。全程监控实现了无公害养殖的“可追溯”,每一块肉都来源可查。实际上,从选址、育种、育肥、宰割、冷鲜运输到连锁店销售,德美化工实现全产业链管控。“尽管设备前期投入会很大,但长远来看是划算的,因为人力成本是一直处于上升态势的,不可能降下来。”卢俊彦认为。

同样的精细化管理出现在了广东川梭农业的植物工厂内。400多平方米的厂房内,摆满了多个大型黑色货架,货架分5层,每层都有数畦菜苗,整齐地插在了白色泡沫板上,每块泡沫板上面都有近百个LED光源。由LED光源模仿太阳光的自然光谱,将室内温度控制在最适合蔬菜生长的温度。在全环控制环境下,虫害现象相对减少,不必喷洒农药,同时用洁净水作为介质,用特制的营养液为蔬菜提供养分,避免了传统蔬菜种植的农药残留、土壤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适度的温控和光控,让川梭每月在电费就耗去30万元成本。但张世泽表示,农产品的种植、销售和经营,只是推广植物工厂模式的其中一环,今后立足顺德总部,会将更多精力放在高端农业设施装备制造和农科技术服务上。“农业工厂化推动还是需要工业体系的建设予以支持,这也比较符合顺德产业发展的特性,未来顺德总部将成为我们技术输出的中心。”


■观察

工业资本跨界革新传统农业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产业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跨界流行,产业链的合作变成了产品线的整合。农业已经成为企业投资的新沃土、发展壮大的新空间。以网易CEO丁磊“养猪”为代表,越来越多大企业、大资本甚至高新技术企业进军农业。

如果能由资本进入重新制定游戏规则,引入品牌和规模经济等要素,对传统农业进行革新,那么农业的市场环境和利润空间或将会判若云泥,对于餐桌上的食品安全更是有极大保障。

从时间上推演,顺德制业造老板跨界农业,已有10多年时间,一些是居安思危、一些则是心怀梦想。但是,农业投资“闻起来香、吃起来难”,因受制于自然灾害、政策法规、价格周期等固有风险,在讲求效率的资本与节奏相对较缓的农业之间,找到合理风控与合理回报的平衡点并非易事。

对此,市场嗅觉敏锐的顺德企业家有备而来,步步为营扩大自己的农业版图。今年6月,川梭农业注资建设新疆乌鲁木齐的智能LED植物工厂,因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新疆农业用电价格全国最低,而且全年大部分时候缺乏蔬菜供应,水资源也匮乏,这些都成为发展植物工厂项目的优势。对于英农集团而言,采用“育苗—育肥—屠宰—区域冷链—门店”模式构建的全产业链条,让精细化的管理理念自始至终均得到贯彻。

顺德英农集团还进行多项业务尝试,包括成立英农农业科学研究院,在英德和顺德建设优质种子示范基地,进行蔬菜等多项农产品的育种研究;启动童话种子园建设,打造围绕儿童产业创业平台和亲子家庭活动平台为一体的生活体验地。

可以看到,社会资本和各类发展要素流入农业领域,正在为农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可以预期,在政策、技术、资金多重推动下,走向现代化的农业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蒋晓敏 欧阳少伟 罗湛贤


编辑 王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