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记者 罗燕倩 2016-10-23 12:11
对于那些无法控制口腹之欲,但的确又需要控制饮食的人群而言,近年来流行起来的“轻断食”似乎是个更合适的选择。
“轻断食”起源于英国,是一种将古老的断食经验与现代人生活方式结合,进而提出的一种“轻度”断食的方法。
据上海市同济医院营养科主任吴萍医生介绍,“轻断食”一般采用“5:2断食减肥法”,也就是一周7天的时间中,实践者在正常的饮食基础上,短暂地限制摄取的热量,即每周5天正常饮食,另外2天只摄入平日食物1/3-1/4的热量,可称之为断食日。不过,吴萍强调,“轻断食”中的断食日当天也并非什么都不吃,而是限制热量摄入,建议男性摄入热量在500-600Kcal,女性摄入热量则在400-500Kcal。
轻断食缓解慢性病
据统计,目前我国糖尿病1.14亿,另有4.934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阶段,高尿酸血症及痛风人数1.2亿,高血压患者1亿,脑卒中患者约500万,冠心病患者1000万,脂肪肝患者2.34亿……这些慢性病与人们的生活和饮食方式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吴萍表示,“轻断食”能很好地缓解这些慢性疾病的症状。研究发现,“轻断食”在防治便秘、脂肪肝、高血压、代谢紊乱、肥胖、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时有良好成效。
并非人人适宜
吴萍强调,“轻断食”并非人人适合,如果随意尝试,可能危害身体健康。因此,在开始“轻断食”前,需要对身体状态进行评估。首先评估自己的体重是否在适宜范围,体重过低不宜采用“轻断食”。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体质指数(BMI)进行评价,BMI等于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小于18.5为体重过低,不宜进行“轻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