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1 10:07
人们并非不知道规则,只是不敬畏规则。当规则失去刚性,人们便心存侥幸。
文|寇宇龙
10月17日晚22:09在北京市通州区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出租车被拉石头的大卡车压扁,出租车司机当场死亡。在整个交通事故中,先后出现了四辆车,只有出租车司机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却是唯一没有违反交通规则的出租车司机惨死,引发了全国网友的热烈议论。(10月20日中国新闻网)
这起车祸让人感到十分难过,不仅是因为车祸夺走了生命,更是因为那个最守规则的人反而遭遇了不幸。规则何其重要,正是因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完善着规则,人类才得以躲避各种危险,实现发展和幸福。现代交通规则正是这庞大规则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没有交通规则,出行将是多么危险与困难。
为什么最守交通规则的人反而最危险?这样的现实不符合逻辑,也违背常识,但置于具体的场景中,便能找到原因。除去偶然因素,最合理的解释是:当交通参与者大多不守规则时,守规则的人才变得危险起来。我们来看这起车祸中的四辆车:内侧车道大货车闯红灯(至少是黄灯);外侧车道出租车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在停车线前停车等候;在出租车停车等候时,其后方的一辆轿车突然压实线向内侧变道;拉石头的卡车在内侧车道高速行驶(此时已是红灯,卡车有故意闯红灯嫌疑),为躲避突然变道的轿车,卡车向右急打方向,最终酿成惨剧。在这个路口,短短几秒钟内,四个交通参与者中,就有三个违反交通规则,这样的路口岂能不危险?
“最守交通规则的人却惨死”,让人有一种无力感,这就像“好人总吃亏”一样,是对社会正气的压抑。这同时也意味着良性的社会规则受到了破坏。然而,稍加梳理,我们就能发现,在现实中,闯红灯、冲黄灯、随意变道和过路口不提前减速,是多么的司空见惯。人们并非不知道规则,只是不敬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