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关古道:千年古道连接海陆丝绸之路

南方+ 记者 张由琼 实习生 张迪  2016-10-20 08:55

千百年过去,古道曾经的繁华早已成为历史,梅关古道青石板上斑驳的痕迹见证了它的风霜。南方日报记者 张由琼 摄

芳草萋萋,树木苍翠,群山连绵,轻风吹来山野特有的清香气息,让人心旷神怡。古道向前延伸,青石路面上的马蹄印,仿佛在向世人讲述着这里昔日的繁华光景。

梅关古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原。次年,他组建了一支50万人的大军,兵分数路,把目光投向遥远的东南沿海,跋山涉水,挥师岭南。连绵不绝的五岭山脉,是岭南与中原中间巨大的屏障。最终,秦军在五岭之东的梅岭上,发现一处较为低矮的山谷,稍加修整后,一条在梅岭中曲折前行的军事通道初现端倪。

这条秦军通道出现800年后,中国进入大唐王朝。此时的岭南,经过数百年的开发,早已不再是荒蛮之地。尤其是广州,已经成为海上运输的物资集散地,彼时中国最重要的港口。“水陆联运”的梅关古道,自然成为岭南与中原之间的最佳通道。

如此重要的道路,在当时仍只是一条羊肠小道。唐开元四年,身为韶关曲江人的张九龄向唐玄宗李隆基奏请开凿大庾岭新路。

两年之后,拔地千仞、危崖百丈的梅岭山隘成为了一条“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的官方驿道,告别人苦峻极、翻山越岭的时代,大山路可并行两辆马车,两旁还移植大量的梅花。它北接江西章水,南连广东浈江,把长江和珠江连接起来。

修建后的梅关古道真正成为沟通南北的商贸通道,从此,大唐帝国丰饶的物产,尤其是享誉世界的丝绸、茶叶、药材、工艺品等经这里运往港口,漂洋过海走进南亚、中东直至遥远的欧洲。与此同时,来自各国的香料药材、珠贝宝石运抵岭南后,也从这条通道驰往中原,直接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公元前223年,另一路由赵佗率领的秦军取道连州顺头岭下连江,赵佗的军队在顺头岭披荆斩棘、开山凿石,打通秦汉古道,从而进军岭南重地番禺(广州)。通过秦汉古道,中原和岭南发生了广泛深入的物资和文化交流,商贾贩卒熙熙攘攘,往来不绝,连州成为了中原进入岭南的门户、通衢和水路中转枢纽。除了农具外,岭南还从相邻的长沙国引进玻璃的制作技术,在广东的南越国墓葬中,出土了平板玻璃、玻璃珠、玻璃璧等。

如今的连州南天门村,青山环抱,绿水环绕,老屋相连,南天门下便是顺着山势蜿蜒逶迤的秦汉古道。古道宽约3米,多用青石铺就,或依山石凿成,共有8800多级。

千百年过去,古道曾经的繁华早已成为历史,青石板上斑驳的痕迹见证了它的风霜。沿着石阶慢慢前行,依稀还听得见马蹄声碎,仿佛看见前方有一队商人挑夫,带着满满的货物与寄望,运往港口的大商船,驶向遥远的大海彼岸。

编辑 李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