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罗丽娟 王谦
2016-10-20 07:11
19日,中国红十字总会在中山召开“中山慈善万人行”研讨会暨中国红十字总会改革方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全国部分省级红十字会、副省级红十字会和省会城市红十字会及地市红十字会等主要负责人共40余人参加会议。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王汝鹏和中山市政府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杨文龙出席并作讲话。
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已举办29届,其影响力及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引起与会人员关注。与会代表表示,中山“慈善万人行”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慈善品牌与文化品牌,其经验值得借鉴、推广。
◎发展
从1.8万人巡游到超6万人参与
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慈善万人行”活动是中山市红十字事业发展的特色品牌。数据显示,29年来该活动共筹集善款超过11亿元,资助医院、学校、敬老院等60多个公益项目建设。此外,该活动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奖”、中国红十字会“十大公益品牌奖”、“南粤慈善奖”等荣誉,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慈善品牌。
王汝鹏表示,中山“慈善万人行”坚持了29届,一路走来,初心不改,风雨不改,已经成为中山的城市文化品牌。他指出,中山“慈善万人行”是当代社会积极开展人道救助的一个生动而典型的微观案例,对于如何有效调动社会资源与全民力量参与公益慈善行动具有启示意义。
广东省红十字会副会长甘萍指出,中山“慈善万人行”说明,对于保持公益生命力来说,“人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钱的重要性”。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组在《中山市红十字会在促进社会善治中的作用专题研究报告》中指出,在参与人数中,“慈善万人行”从最初的1.8万人巡游、不到10万人捐款,发展到2016年6万人巡游、超百万人捐款;在活动组织上,从民间自发活动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节日、鲜明主题的活动,实现从自发到自觉、从物质筹集到精神传承的大转变和大提升,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
打造具国内外影响力慈善品牌
2017年,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将迈入第30届。杨文龙表示,中山将以此为契机,通过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涵、扩大参与范围,进一步提升红十字工作水平,努力将中山慈善万人行打造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红十字文化和慈善文化品牌,打造成为中山市民自觉传承孙中山先生博爱精神、弘扬文明新风的新民俗节日,打造成为传播红十字人道主义、提高中山市民文明素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为全省乃至全国红十字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目前,“慈善万人行”通过因地制宜,灵活结合各节点融入多元文化活动,如“全民修身”“博爱文化月”和“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等,将博爱精神践行到市民的文化自觉和精神活动之中。
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组认为,中山“慈善万人行”在促进社会善治方面也取得一定作用,已经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慈善形象,大大提高了公众的信任感,这对于调动社会力量、撬动“全民公益”局面有着重要意义。
◎完善
突破“审美疲劳”实现管理精细化
19日下午,与会代表来到西区彩虹社区,参观“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这是中山红十字会在社区搭建的公益服务平台。记者在社区服务大厅看到,该平台已实现“一站式综合服务”,共有3个综合窗口和1个自助窗口。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平台可以办理计生、社保医保、综合流管业等业务。
随后,交流团移步到四楼的社区红十字志愿者活动室,十几名残疾人正坐在桌前做手工活。一名残疾人表示,这些手工做好后将拿到“慈善万人行”活动义卖筹善款。“社区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丰富大家的生活,包括舞蹈班、书画班、修身课堂等。”工作人员介绍。
经过多年摸索发展,中山市红十字会的慈善形式已经从单一化的资金及物资援助向更加多元的方式转变,逐渐向社会治理触角延伸。“当然,新时期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形式上,慈善万人行要突破审美疲劳,要以创新方式让更多民众参与进来。”中山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简海燕表示,“管理和监督方面,没有人愿意不明就里地捐钱。我们要让市民捐得放心,市、镇两级要将红十字会信息化建设纳入当地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加大对慈善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的投入,提升信息公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