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民生实事进展如何?“放心水”管道改造已完成85%

南方+ 记者 孙嘉琳 李凤祥 邓泳秋  2016-10-19 07:15

明年的民生实事征集活动已经启动,今年的各项工程进展如何?记者从多个部门了解到,今年十件民生实事均顺利推进,预计均能按计划完成。例如,作为中山十件民生实事之首的“饮水安全工程”,目前“放心水”管道改造已经完成工程总体的85%,比计划略有提前,整体工作力争提前至11月底完成,若有收尾工作也会在12月份完成。

市民普遍支持管网改造

“以前的水黑黑的,用水高峰期,二楼以上的水压都不够;管网改造后,水清了很多,水压也变的稳定了,三四楼的水压都没问题。”提起管网改造,家住东凤镇永益村永龙街的胡先生高兴地说。数日前,胡先生家里刚刚完成管网改造并顺利通水。

据中山公用水务介绍,东凤2016年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计划改造4个片区,分别为永益片区、民乐片区、和泰片区、同安片区,共包含8个子项目。其中民乐片区、和泰片区、同安片区三个项目已完成施工。

“今年的工程比去年进展顺利很多,要改造的居民都知道早前改造完的小区用水的水质、水压等得到提升,所以对工程比较支持。”中山公用水务相关负责人钟东宏表示,今年中心城区“放心水”工程项目有11个,其中7个项目已经完成,包括石岐区政府周边、南区竹秀园片区、南区白石环片区、南区金叶新村、孙文中路孙中旅店周边、莲员西路北侧片区、员峰片区等七个项目都已完工,剩下的四个项目方基涌片区、亭子下片区、恒信片区、民权路片区等四个片区的项目施工火热进行中。

25个政务服务站开进小区

今年国庆前夕,中山25个小区政务服务站正式投入使用,市民可实现在家门口办住房公积金、大学生报到、申请一张社保卡等涉及6部门21类45项业务的办理或咨询。

据中山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介绍,作为中山市2016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政务服务进小区”以“互联网+政务服务+社区办事”为方向,采取企业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选择800户以上的连片小区或500户以上的独立小区设置综合服务站点,最大限度扩大服务涵盖面,将政务服务向“最后一公里”拓展延伸,提高群众办事便利度。每个政务服务站的服务时间为每周一到周日早9时至晚8时(国家法定节假日节除外),实行延时服务和周末不休,实现就近办事、便捷办事和错峰办事”。

除了将政务服务站开到居民家门口,市行政服务中心的便民服务区在今年7月底也正式运行。便民服务区共设13个窗口,21台自助终端设备,可办理公安、国土、人社、公积金等13部门的142项业务。其中,93项可24小时自助办理,包括港澳自助签证、交通违章自助处理、社保自助查询及打印、个税及车船税打印、话费充值等服务,自助办理率超过65%。

多措施推广家庭医生服务

健康惠民工程作为中山市2016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中山市卫生和计生局明确了工作职责和时间节点,并强化督促落实,不但分类指导各镇区分节点推进工作,同时与市人社局多次开会协商研究家庭医生式服务费用医保支付办法。

据介绍,新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的12个镇区,也根据省市相关工作要求制订工作方案,采取多项措施进行推广。

如西区办事处拨款50万元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举办了启动晚会;板芙镇订制了印有宣传内容的购物袋,使用统一的家庭医生工作服;横栏镇将老年人体检年龄扩大到60岁;沙溪镇将老年人体检年龄扩大到55岁,并对参加体检的老年人发放路费补助,对签约的60岁以上人员免诊金和挂号费;神湾镇由镇长担任领导组组长,分管卫计工作的党委委员任副组长。

据市卫生和计生局方面介绍,目前各镇区在原有工作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优化流程,扩大签约服务面,确保按期完成签约率不低于10%(新开展)和30%(原有)的任务。

南方日报记者 孙嘉琳 李凤祥 邓泳秋

■十件民生实事进展

1 饮水安全工程

“放心水”管道改造工程已经完成工程总体的85%。

2 放心食品工程

上半年全市各镇区共上报示范市场创建申请单位43个。

3 健康惠民工程

上半年完成全市统一的微信、APP、网站、电话等预约平台。

4 关爱老人工程

上半年全部镇区均已制定实施方案。

5 关爱儿童工程

截至9月底,全市新增幼儿园16所,改扩建幼儿园3所。

6 创业促就业工程

第三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2%,在今年控制目标3.5%以内。

7 城市畅通工程

康华路、长江路等道路改造工程已顺利开工;中山港大桥新桥建成通车。

8 城市美化工程

中心城区已完成10个试点垃圾屋改造,古镇灯都公园基本建成。

9 全民禁毒示范市创建工程

中山市吸毒人员管理系统(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互联网+应用平台)研发项目已启动。

10 政务便民工程

市行政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区投入使用,自助办理率超65%。


编辑 朱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