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冷,这群廉江的小学生为啥这么害怕冬天的到来?

湛江日报  2016-10-18 15:22

香山小学河段没有通行的桥,学生只能趟水过河,一些年纪较小的孩子只能让家长或背或牵,接送过河。 记者 刘冀城 摄

近日,天气早晚渐凉,家住廉江市青平镇黄坭塘村的小学生小陈心里不禁打了个寒颤。像小陈一样,该村及附近3条村庄的30名小学生都很害怕冬天的来临,因为趟水过河上学的滋味着实难受。

青平镇香山小学河段一直没有修桥。50多年来,最初涉水上学的小学生,如今已成了爷爷。50多年来,村里人对修桥的事情望眼欲穿,可由于一些原因,问题一直未能解决。

所幸的是,村民的呼声已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该河桥的建设也列入当地政府的“十三五”规划,有望近期实施。

横在上学路上的“天堑”

香山河是廉江长青水库的一条分支,从廉江市青平镇香山行政村蜿蜒穿过。香山河把该行政村分成南北两部分。河的南岸,是香山、龙坑、大路排等自然村及香山小学所在地;河的北岸,为该行政村管辖的大香山、黄坭塘、梅六田、波罗树等4条自然村,常住人口合计近千人。

在大香山村村干部何乃奎的印象中,香山河在抚育两岸儿女的同时,也是个脾气暴躁的母亲。每到雨天,香山河的水位都会暴涨。“前阵子下暴雨,河水最深处有两米多深。”何乃奎说,“先不用说孩子过河,就是成年人过河都很危险。”

在香山小学,有30名学生住在香山河北岸的4条自然村。对于他们来说,每逢河道丰水期及冬季,香山河无疑成了上学路上的一道“天堑”。为此,家长们每天无不担惊受怕,不得不放下手头的活儿来接送孩子。家长们每天来回至少要跑上8趟,以确保孩子安全上学。

10月9日下午5时许,恰逢香山小学放学时间,记者亲眼目睹了这些家住香山河北岸的孩子们怎样趟水过河回家——个儿高点的学生挽起裤子能够直接趟水过河,个儿小的由大人背着过河,河道中一时接起了人龙。

记者注意到,该河段的河面约10米宽,河底布满泥沙,上面没有桥,连几块垫脚的石头都没有,别说是小孩,就连大人行走其中都得小心谨慎。当时,河水不是很深,仅没过大人膝盖处,他们比较顺利地通过,但几名自行通过的孩子的裤子还是被浸湿了。

一名挽起裤子准备过河的学生告诉记者,他平时习惯这样过河了,倒没觉得什么,但一到大雨天或者冬天,还是比较害怕,一般需要大人帮忙才敢过河。

村民去镇区要绕道数公里

既然趟水过河上学不安全,孩子们何不绕路去学校?记者走访中了解到,确实有路可以绕行,但那些路都比较远。

黄坭塘村村民陈观平谈到,从他的村子出发,有三条路可到达香山小学。最近的是这条水路,仅仅1公里多,学生走路十来分钟可以到达学校,如果是家长用摩托车接送,五六分钟就可以搞定;另一条路位于村子东侧的主干道,途经县道852线,路况比较好,却绕了一个圈,路途长达9公里多,开摩托车都要20来分钟,更别说走路了;还有一条路,为田埂加堤坝,路况很差,5公里的路骑车也要走上近20分钟。“我的孩子在香山小学读书,一天要接送4次,来回一共8趟,每次都要提前出门,如果绕路走,每天接送孩子的时间差不多都要4个小时,并且老人家帮不上忙。这样一来,家庭的一个劳力除了接送孩子,基本干不了什么活儿,更不能外出打工。”陈观平说,没法子,平时只能让孩子趟水过河上学。

记者于10月11日再次到该村走访时,特地乘坐摩托车亲身体验当地村民的绕道之远,基本证实了村民上述说法,并感受到村民出行的不易。

像陈观平一样,因为要接送孩子而放弃外出工作的家庭不在少数,从而影响了家庭收入。其实,有些年轻人已另辟蹊径,外出打工时也将孩子送到异地学校读书,不用经受趟水过河之苦。据香山小学一老师透露,香山小学教学质量一直不错,以前河对岸的4条村庄有上百人到该校就读,目前仅有30人左右,相当一部分孩子已选择到别的地方就读,这跟上学路途不无关系。

记者走访中还了解到,该河段没有建桥,受影响的不仅仅是30名学生,近千村民因此去镇区要绕道7公里,不仅耗时又耗钱。

黄坭塘村村干部陈凤强说,他是村里的荔枝种植户,每年拉货到镇区卖,要绕道走县道852线,跑一趟至少14公里。如果能在香山小学河段架桥,他们运货跑镇区只有7公里,路程减半,运输成本会降低很多。“国家一直强调支农惠农,其实乡间修路架桥也是农民增收的一个很好措施。”他说。

三代人的建桥梦何时圆?

黄坭塘村村民陈兴强小时候就是趟水过河到香山小学读书的,今年他已经60岁,平时儿子没空的话,他要趟水过来学校帮忙接送孙女,每每踏进那条熟悉的河道,心里总不是滋味。

既然趟水过河麻烦又存安全隐患,村里为何不在此修一座桥呢?对于记者的疑问,村里人说每年都修桥,搭的只是简易木桥,年年都被大水冲走,至今已记不清搭过多少次桥了。“如今冬季将至,大冷天可不能天天趟水过河,大人小孩都伤不起,看来今年还得弄个木桥‘越冬’了。”前来接送孩子的大香山村村民林华坤叹气道。

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多年前就有建桥梦,也曾多次向当地政府反映过希望修建一座石桥,可由于一些原因,修桥的事一直被搁浅。香山村党支部书记陈坤山道明原因,主要问题是建桥修路要占用香山村的一些土地,双方多年来都未能达成一致,建桥的事只能一推再推。“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早日解决用地的问题,让北岸的村民尽快圆梦。”

对此,廉江市青平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镇地处山区,河道众多,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近年来,该镇狠抓民生,特别是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精力,近三年已修了14座桥,差不多占了近年廉江市河桥建设总量的一半,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十三五”期间,该镇将继续推进梅菉村运河桥、香山小学桥,木高山村白坟坝桥、红莩村榄树角桥等桥梁的项目建设,努力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编辑 李珩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