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7 09:20
婆媳矛盾自古以来在家庭纷争中都占据着主导地位,一个家庭是和谐美满还是分崩离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婆媳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日前,珠海香山网网友“匿名”发帖“面对这样的家婆,我该怎么办?”一则,倾诉了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烦恼与委屈,广大网友或表示感同深受,或热心支招。
i现场:家婆控制欲太强,儿媳一肚子苦水
网友“匿名”在帖子中这样写道,“因为和家婆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消费观念、教育观等等都不一样,自从生活在一起后,问题就越来越多了。”楼主讲述,她和婆婆之间最大的矛盾就是饮食,“在我家婆眼里,除了麦菜、白菜、西兰花、胡萝卜、木耳、排骨、瘦肉、鸡肉就这几样是没有问题,其他所有的菜,通通都不可以多吃,整天说这个太寒,那个太散,这个太热气,那个太酸,这个太冰,那个吃了会抽筋,这个吃了会腰痛,那个吃了会粘胃……”
让楼主觉得十分无语的是,因为家婆帮着带了三年多小孩,所以关于小孩的养育问题,统统都要插手,例如小孩该不该喂饭、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不能吃、什么时候该打针什么时候不该打,“小孩也不让我们自己教育,一出现什么问题就要怪在我们头上,有尊重过我们吗?孩子是我们的,你有让我们教育过吗?什么都是你说了算。”
楼主郁闷地说,“我每天都听家婆说着,哪个菜不应该买,哪个菜不应该吃,哪个菜不应该这样子炒。让她买菜,她又说不知道买什么好。让她炒菜,她又说不知道怎么炒,但却总爱对我做的事评论一番。我也很想她不要跟我们住,但她似乎不想回家住,因为她怕我教坏了小孩,怕给小孩吃了太多不应该吃的,所以她得看着。为了这个家庭,我必须要这样忍着,才能维持着家庭的和睦。可是我又忍着很辛苦,各位大神,我该怎么办呀?”
i调查:关心小辈是好事,但也要有个度
楼主的帖子一经发出,立即引发了网友热议。他们普遍认为,年轻人和老人一起生活,因生活习惯、风俗人情、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肯定会有磕磕绊绊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双方的沟通和让步,才能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网友“jason271”表示,自家的情况跟楼主家十分类似,他说,“老人是这样了,没办法改变的,有条件的就分开住,没条件的只能由儿子提约法三章,饭菜各煮各的,互相不说对方;孙子的一切事情由儿子做主,双方不可以说对方的不是。由儿子来做主,两边都好过。”网友“晴天语天”也认为,虽然都是生活琐事,但长期下来真会让人崩溃,最关键的是会影响孩子的成长,老人不能过多干预下一辈的事。
不过,也有部分网友认为,楼主家婆的有些养生观点是对的,楼主也不必一味地排斥。网友“Trima”就说,“你家婆关于菜的很多观点是对的,珠海这边的天气太过于湿热,一年中热的天时间又太长,比如菇类大家都觉得是好东西,但在珠海最好少吃或不吃,因为会引起湿气重。有时间看看中医方面的书,试着从其它方面理解你家婆。”
i观点:处理好婆媳关系,求助第三方力量
珠海市帮达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曹泽能分析,婆婆之所以有“控制欲”,是因为老人家年纪大了,有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何况一些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是带有地域色彩的,是不容置疑的;老人家对年轻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出发点是关爱小辈,希望大家从中受益;但不可否认的是,老年人因为年龄、地域、文化的局限性,知识面及信息的更新速度确实不及年轻人,因此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
曹泽能建议,当婆媳之间产生矛盾时,最好由男主人出面,三方之间建立一个规则意识,明确各自分工和职责,哪些事务由婆婆负责、哪些事务由媳妇作主,互不越界;作为年轻人,可以退让一步,首先处理好婆媳关系,例如通过拉家常、陪逛街、送礼物等方式拉近和婆婆的距离,让老人家尽可能地按自己的意思去做;最好借助第三方的力量说服婆婆作出改变,例如,寻求附近的和婆婆同圈子的比较豁达、透彻的老人家现身说法,让他们互相间多走动、沟通,促使婆婆相应地放开手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生活上。(珠海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