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 2016-10-16 21:04
校园综合治理是依法依规进行的,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从2014年起,学校就启动了这一工作,历经多年调研、尝试、筹划,目前处于全面实施阶段。其中,学校总务处作为校园综合治理工作中的具体实施部门,承担了日常大量繁重的工作。近日,学校总务处(下简称“总”)相关负责同志接受了官微记者(下简称“记”)的采访。作为参与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一线人员,围绕综合治理的思路、成效、困难、背后的故事等内容,一一作了回答。
思路:守护百年校园,营造宜居宜学宜教环境
记:请介绍一下校园综合治理的思路及总务处负责的具体工作内容?
总:综合治理(下简称“综治”)的思路主要是围绕“守护百年校园”这一中心,结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力求为师生们营造“宜居、宜教、宜学”的环境。校园综治工作按照:“守护大学精神”“守护规则”“守护大多数人的利益”等原则开展。综治工作由学校保卫处(综合治理督察办公室)牵头,总务处具体实施。我们根据长期的调研和部署,开展这一工作。
为了恢复百年康乐园的风貌, 自2014年起,保卫处、总务处、基建处等部门就已经着手调研、起草校园综合治理方案。在调研基础上,反复征求各方意见,并将方案提交双代会、校长办公会、规划委员会、党委常委会审议后,最终于今年2月份拟定了校园综合治理工作任务清单,列入清单的治理内容有208项(后期根据校园规划调整和现场勘查的结果,在208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1项)。列入这份清单的建筑物,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各单位、院系违规加建、搭建的房屋、围墙;二是按照校园规划计划新建楼宇,需拆除的地块上现存建筑物,比如拆除540、541栋临工宿舍以及周边的房屋,是为了建设博物馆腾挪土地;三是危旧房屋的拆除,如南校园的167栋,早在25年前,学校便动议拆除,但是考虑到当时学校发展的住房需求,加固后就继续作为公房使用。这次167栋列入了违建拆除的范围之内,并在原地块进行了复绿。
除此以外,总务处还负责一系列与美化校园有关的工作。例如,对校园内部分住户养鸡、养蜂、种菜等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进行整治,对校园破损道路的整体维修和零星修补,对校园高大乔木的高空修枝等工作。
校园综治是个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改善和提升校园的硬件环境;另一方面,还需对校园交通、校外人员和进入校园车辆进行疏导和管制。
记:综治工作目前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呢?
总:综治工作目前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截至2016年9月30日,校园综治工作已经完成拆除50项。清理拆除危旧房和违建房屋14667平方米,相当于两栋南校园第一教学楼的体量;拆除校园内围墙和围栏1226.2米,这个长度大致可以从南校园的南门连到北门;清运到校外的建筑垃圾20444.5立方米,相当于运出了校园3400多车次的垃圾;回填泥土9994.43立方米,大约为1700车次;恢复绿化面积25462.1平方米,相当于在校园里增加了四个半球场的绿地。
背后:细节着手,体现人文关怀
记:为了完成综治工作,总务处的工作人员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总:在拆除工作方面,总务处的工作人员不仅需要负责具体实施工作,更需要负责大量的沟通协商与安置的工作。
在树木保护方面,我们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高空修枝工作是在2014年正式开始启动的。在此之前,学校每年因为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导致树木倒伏和枯死的较多,也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更好地保护树木,我们按照以下原则进行了高空修枝:一是修剪树木枯枝,防止高空坠落伤及人员和其他财产;二是修剪对建筑尤其是文物建筑安全存在威胁的树枝;三是梳理树木内膛,方便通风,避免台风等对树木造成损害。
同时加强树木病虫害的防治,不仅聘请学校生科院的教授进行专业指导,同时请专业公司进行病虫害预防和消杀。
为方便出行,我们对南校园园东路的树木进行全冠下沉,并清除掉原有树池,扩大人行道。现在的工程更多是预防性措施,主动消除可能存在的隐患。作为中大人,我们对一草一木也充满感情。
工作人员的用心,都体现在细节上,例如:道路修整所选用的钢筋,规格都比一般市政道路要求要高,为了缩短工期,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施工;珠海校区岁月湖餐厅改造中,充分考虑师生们的实际需求,设置独立隔间,便于交流,并选用便于同学们放置书包的椅子。当然,我们还有一些工作未能尽善尽美,但也希望师生们能够看到我们的努力,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
记:综治工作任务繁重,作为一线工作人员,你们遇到过什么困难或瓶颈?最后是怎么化解的呢?
总:复杂的问题有很多。例如在拆除危房、违章建筑的工作过程中,住户的搬迁、安置是很大的问题。
工作的复杂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限于国家和学校的住房政策,需要搬迁的人员情况各有不同,需要耐心做好说服解释工作;第二,部分住户的确曾对中大作出过贡献,现在生活状况不理想,学校对他们的境况十分关注,已尽量给予优惠和帮助;第三,搬迁人员组成复杂,有些人员拒绝沟通,部分住户存在补偿攀比心理,有些住户的后辈甚至把没有个人产权的公房当作祖辈的遗产,并且占用了住宅外部的学校土地。工作人员上门开展工作时,一些住户拒绝搬迁、提出苛刻要求、搬迁之后又搬回、甚至存在对工作人员恶语相向等行为。
面对复杂的工作、住户的不理解,工作人员顶着巨大的压力,逐一登门,细心沟通,有时甚至需要跟住户几代人做工作,难度很大。同时,我们也很担心一些年长住户的身体状况。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进行了细致的部署:一方面,若需要搬迁的人员在校内有单位的,由单位出面协商沟通;没有单位的,由保卫处和总务处的工作人员上门沟通。在政策法规允许的前提下,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这其中不少工作还是利用工作人员个人的休息时间开展的。截止到目前,综治工作涉及到的拆迁住户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及补偿。
记:对于这些住户,学校是如何妥善进行安置和补偿?
总:住户中不少是五六十年代就开始居住在公房里的老人。如果这些老人的子女还有其他房子,我们会尽量劝他们搬离;如果确实有困难,没有其他地方可去,学校会考虑另行安置,不会让这些老人无家可归。学校现在实施物业社会化管理,相应地减少了工作岗位,按照现有政策,我们对目前居住在校园内的非学校工作人员进行分类,由学校和相应单位承担这部分人员的补偿和安置。
记:综治工作过程中,有没有其他一些印象深刻的故事呢?
总:印象深刻的事有很多。例如,南校园西北区有一片规划拆除的搭建房屋,部分住户不愿意搬迁,工作阻力很大。台风“妮妲”来的时候,为了保证他们安全,由程焕文校长助理带领保卫处、总务处工作人员,在午夜十二点前,逐家逐户做工作,把他们安置在英东体育馆临时避险。在这之后,他们也开始理解我们的工作,拆迁工作进展得比较顺利。
另外,暑假师生们在休假的时候,正是总务人开展多项维修工作的黄金时期,在修路、树木修枝工作中,我们也经常顶着酷暑或冒着风雨,开展实地察看,有的工作人员甚至都被工程鞋磨破了脚。虽然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和压力,但我们努力把工作做得足够细致认真,从没有出现任何意外状况。
记:校园综治工作接下来有什么具体的规划?
总:一是修建环校道,将会在10月中旬开标,预计工期要3个月左右。二是修建康乐路,今后校园内所有道路,都将按照“百年校园”的标准来铺设,避免反复修补重建。工程按照国标的标准来进行,预计10月底完成。三是园东湖安全建设,将进一步改善周边环境安全,增设防护栏。对于校园内其他存在其他安全隐患,包括部分楼层防护栏缺失等,我们会进行加装安全防护设施。
对于校园环境的治理,学校的思路是“深入细致、循序渐进”。目前,南校园中东区拆迁复绿工程已基本完成,剩下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东南、西南片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北校园的综治工作,拆除计划也已经动工,其中牵涉到的围墙和走道,我们也与校外单位进行了细致的协商沟通。整治之后北校区将能腾出更多办学空间。
记:师生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这些综治工作具体开展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呢?
总:大家可以关注总务处的网站及微信公众号。总务处日常事务繁重,有时难免疏于与师生的沟通,我们今后会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针对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都会尽量第一时间发布公告。
通过校长信箱,校领导午餐会,同学们都可以向我们建言献策。而学校的春季、秋季工作会议都会邀请学生代表参与,通过这个途径,同学们也可以了解学校的下一步工作。
记:最后,作为一线工作人员,能否谈谈你们在综合治理过程中的感受?
总:学校领导对于综治工作给予了很大支持,各学院、各部处也都高度配合我们的工作。综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没有各单位的大力协助,没有师生的理解,我们的工作也难以开展和推进。
但综治工作面临的问题确实是方方面面的。不亲临现场,有时很难体会具体过程的各项困难。我们在学校工作多年,对于学校都有深厚的感情,一定会认真落实学校的综治工作要求,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也请师生们放心。
--- iSYSU ---
采写:李敏盈 曹梦
图片来源:总务处
编辑:Ly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