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周展示:新技术转化将“引爆”产业升级

南方日报 记者 陈熊海  2016-10-14 15:27


本次双创周主题展示环节,共分为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新业态几大展区,展示了从全国3000多个项目中精选的100多个项目,其中既有具体的技术、产品、商业模式,也有创业环境、生态的打造。

主办方介绍,新技术展区重点展示了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实践,形成的一系列突破性强、应用范围广、转化价值高的科技成果。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新技术越来越成为企业创业的“引擎”,随着技术的积累与进步,可以获得更广阔的应用场景,让企业获得更多市场。

上游技术创新扩大下游应用场景

在新技术展区,不少参展企业致力于上游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以此获得下游更多的应用场景,为企业打开更大的市场。

云天励飞团队致力于视觉智能技术的研发,即“智能识别”。负责人介绍,视觉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无人驾驶系统、智能制造的机器视觉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在现场,记者看到视觉智能系统应用到深圳一栋写字楼的视频监控系统中,通过分析人员出入时间的变化,智能判断出该人员的身份。例如在上下午固定进出的多为工作人员,一段时期内没有进出或进出次数很少的多是访客。据介绍,相比视频记录主要为事后人工查找,视觉智能技术可以实现精准的人员分析、智能预判和决策。据悉,该项目已经在龙岗启动试点。

不过,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这种视觉智能技术需要通过引擎进行特征值提取和运算,而芯片还在开发阶段并未正式应用。随着芯片体积缩小,技术的应用范围会更广阔、场景更多,包括无人机、无人船、机器人的智能识别等。这表明,不少企业通过上游技术研发,令下游企业获得更广阔的技术应用场景与市场。

核心技术创新助力制造业升级

“中国制造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了重要成就,从低端逐步延伸到高端,好掌握的部分已经完成,剩下最难的部分,我们希望在未来十年内彻底攻克。”专注于电力电子核心元器件研发的青铜剑团队创始人汪之涵说。2012年,汪之涵团队研发的大功率IGBT驱动专用芯片组为国内首创,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在近年来行业巨头高度关注的以碳化硅功率器件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领域,他们去年组建了以剑桥大学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海归博士为核心的研发团队,现在已进入小批量试产阶段。

与此类似,参展企业新瑞清科是国内首家能规模生产液态金属的企业,填补了多项行业空白,研发出液态、膏状和箔状金属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有高端散热需求的领域如军工、IT、能源、通信、电力等;国内唯一一家从事新一代半导体辐射探测材料碲锌镉研发与生产的迪泰克新材料公司,研发出的实现数字化高端医疗设备模块国产化和整体成像技术的提升,有替代骨密度仪、DR、CT等医疗进口设备的效益。

汪之涵认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要靠技术带动,目前例如电力电子核心元器件等核心技术、器件还是依赖进口,如果能够在这方面补上,必将对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南方日报记者陈熊海


编辑 文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