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设合法吸毒室备受争议,政客质疑会产生“蜜罐效应”

中新网  2016-10-13 03:40

当地时间2016年10月11日,法国巴黎,法国首间合法“吸毒室”在巴黎市第十区拉里博瓦西埃尔(LARIBOISIERE)医院内开张,这家“吸毒室”的正式名称为“危险性较弱毒品消费室”,吸毒者将可以在专业人员的监督下,在此注射毒品,并接受治疗。据悉,吸毒中心只供成年吸毒者使用,吸毒者自己携带毒品到中心里,在专业医疗人员的监督下,使用灭菌器材,自行注射毒品。

据法国《费加罗报》10月10日报道,备受争议的巴黎首家吸毒室将于10月17日开门营业,它的全称为“最低风险(毒品)使用室”,可供吸毒者在专人监督下,在此注射毒品并接受治疗。

巴黎市长安娜·依达尔果(Anne Hidalgo)和法国卫生部长图兰(Marisol Touraine)于当地11日参加该吸毒室的奠基典礼。该吸毒室位于巴黎十区,邻近毒品交易活跃的巴黎北站。

据台媒报道,该吸毒室占地400平方公尺,预计每日接待200人左右,有专门的入口。内设独立的接待室、休息室、注射剂按和就诊处。除有医生在场外,还有治安人员。吸毒者们需要自带毒品来到吸毒室,工作人员将向他们提供无菌的注射工具。吸毒室将每天开放,包括周日。

在法国开设这第一家吸毒室以前,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西班牙、丹麦、卢森堡、挪威、荷兰以及瑞士等国都早已经开设吸毒室,并且“卓有成效”。

上世纪90年代,法国蒙比利耶(Montpellier)曾有一家试点性质的机构,而此次开放的吸毒室是法国首次正式面向社会开放。

毒瘾联合会主席、该项目支持者让-皮尔何·古德弘(Jean-Pierre Couteron)表示,吸毒室有着规范的流程,所有吸毒者将在专人的帮助下吸毒。

他称:“我们的目的在于增进双方的信任的同时向吸毒者提供帮助。一类弱势群体之前往往辗转社区和治疗机构求医问药,然而常常无果而终,我们的机构正好可以弥补毒品风险防控体系的漏洞,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对这第一家吸毒室的开放,巴黎市政厅认为“此举将减少公众的麻烦”。据悉,巴黎北站人流量较多,多年来,当地居民常为频繁出没的吸毒者感到困扰。

积极促成设立由专人管理的吸毒室的佳亚协会(Gaia Praise)主席亚夫瑞尔(Elisabeth Avril)强调称,这一去的居民生活环境将得到改善。

反对该项目政客、附近居民和社会团体则认为,这是通向毒品合法化的一个危险的法律缺口。他们在国会和国务会议中制造阻力,反对这一项目生效。

巴黎十五区市政议员飞利普·古永(Philippe Goujon)气愤地表示:“这将是政府对二十多年来反对毒品工作的巨大颠覆。此前,我们已形成了相关协商政治模式,来抑制毒品泛滥的风险。而如今,我们却要将毒品一般化和合法化。国家既禁止嗑药,却又帮他人嗑药。”该议员将毒品注射室的开办视为“事实上的去刑化”和“毒品合法化的苗头”。

该吸毒室的创设触及了法国1970年打击毒品使用和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但在巴黎吸毒室吸毒的人将不会因为使用和非法持有毒品受到起诉。

德博拉·巴乌利克(Déborah Pawlik)对这一法规的松绑感到担忧,他认为:这将导致“蜜罐效应”,成为毒品交易者们的利好消息。“这一吸毒室无疑会拉动毒品的需求,导致贩毒量和吸毒者的增加,扩大毒品的危害风险和增加公共开支。”

该吸毒室的开放时间同样引起了争议。目前该机构开放时间为13:30到20:30,在非开放时间,这些瘾君子们能去哪里呢?“他们不见得会根据吸毒室的开放时间调整自己的时间表吧,”德博拉·巴乌利克说,“这一举措也未能取得吸毒室周围居民的理解,同时运行费用也相当高昂,达到了每年120万欧元。”


编辑 陈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