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央行货币委员:英镑可能进一步贬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6-10-12 08:47

“鉴于英国经常账户赤字的规模和持续性,如果英镑进一步下跌,我不会感到惊讶。”10月11日,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桑德斯(Michael Saunders)在回答英国下议院财政委员会质询时说。

当天,英镑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下跌,兑美元一度跌破1:1.23。市场分析师和投资策略师们已开始警告那些有意逢低吸纳的投资者,没人知道英镑下跌真正的底会在哪里,而考虑到英镑汇率的长期下跌趋势,有必要将投资组合的目光投向海外市场。

学会接受“弱”英镑?

自上周五(7日)英镑兑美元汇率在亚洲交易时段创下2分钟狂跌6%的“闪崩”纪录后,市场对英镑的看法正越来越悲观。当时英镑兑美元一度跌至1∶1.184,创下31年来最低纪录。

“闪崩”的真正原因仍然不明,英格兰银行行长卡尼已要求国际清算银行(BIS)就此展开调查。

11日,俄罗斯银行VTB宣布可能将其欧洲总部搬到法兰克福、巴黎或维也纳,令市场对脱欧削弱伦敦金融实力、进而拖累英国经济的担忧加剧。

GAM的投资总监霍华德(Julian Howard)认为,英镑未来几周汇率将维持在1.20-1.25美元。ETX Capital市场分析师威尔森(Neil Wilson)则担心,上周的闪崩只是前奏,英镑正进一步跌向深渊,对“硬脱欧”的焦虑可能会令英镑下跌到1.20美元。

“英镑正寻找下一个支撑点,但具体位置并不清晰,”他说,“因而目前任何抄底行为都极具风险,鉴于看空英镑者过多,1∶1.2的位置可能也无法止住眼下跌势。”

汇丰银行首席货币策略师布鲁姆(David Bloom)也预测,到2017年底,英镑将跌至1.1美元。

市场对于“硬脱欧”的焦虑,源于10月2日英国保守党年会期间,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宣布脱欧时间表。英国将于明年3月底前启动《里斯本条约》第五十条,正式开启脱欧程序。她强调对于控制移民问题的关注,并称英国和欧盟的关系既不会是“挪威模式”,也不会是“瑞士模式”,而是欧盟与一个独立自主的英国之间的协议。

外界根据梅首相及保守党内政大臣等政府高层的强硬表态判断,英国政府倾向于宁可放弃单一市场也要夺回边境控制权的“硬脱欧”,而不是此前金融界及商界期望的“软脱欧”,即通过放弃部分边界管控权、有条件允许欧盟移民自由流动,换取部分保留单一市场地位。

City Index的研究主管布鲁克斯(Kathleen Brooks)说,正是所谓“硬脱欧”的说法吓到了市场,导致英镑空头头寸数量创下纪录。不过她也认为英国政府似乎并不介意“闪崩”的情况或是一个弱势英镑:“对于一个陷入债务的国家来说,疲软的货币和由此带来的通货膨胀,反而可能是件好事。”

微妙的是,一些舆论也在营造气氛,希望大众可以接受弱势英镑的积极影响。

前伦敦市长约翰逊的首席经济顾问、经济学家莱昂斯(Gerard Lyons)就认为,英国人应该欢迎更便宜的英镑。“在一个低通胀和低增长的时代,较弱的英镑是件好事。”莱昂斯说。

英国央行前行长默文·金也乐观地指出,当前市场反应过度。“高估”的英镑贬值将有助于紧缩投机性房地产泡沫,并吸引资金投入“更高效”的企业。

另一个很受追捧的观点是,英镑下跌将令英国出口更具竞争力,不过这一理论迄今尚未得到体现,过去两个月英国进出口增长几乎没有变化。

不过,英镑剧跌已经推动伦敦股市接近历史高位。11日至午盘富时100指数蓝筹股上涨近20点至7118点的创纪录高点。

基准利率仍可能下调

自6月23日公投脱欧以来,英镑兑美元汇率已折损16%。

一份今年4月由时任财政大臣奥斯本主导的评估退欧经济影响的研究报告被泰晤士报获得并披露,也进一步打压了11日的英镑汇率。这份文件显示,如果离开欧盟单一市场,仅遵从WTO规定进行对外贸易,将导致英国GDP相比留在欧盟的情况下低得多。

报告中称,财政部预计,若无法与欧盟达成有利协议,英国GDP将在15年后比留在欧盟的情况下低5.4%至9.5%。鉴于经济规模的缩小,15年后英国公共领域收入将损失380亿英镑至660亿英镑。

不过对这份报告预测的数据,“硬脱欧”的支持者并不服气,认为那只是为了让离开单一市场看起来很糟糕。

在桑德斯看来,脱欧并非推动英镑下跌的惟一原因,英国约占GDP 6%的经常账户赤字也是英镑下跌的重要因素。

他称英镑下跌20%可能推动进口价格上涨12%-13%,这将在几年内将通货膨胀率增加4个百分点,英国央行将评估疲弱英镑带来的通货膨胀后果。对英镑近期下跌的速度,他也并未表现出过分担心。

桑德斯说,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英国经济的表现可能会好于预期,但脱欧的长期影响并不明朗。“重要的是不要根据短期数据做长期判断。”

他表示已经史上最低的利率可能还会再次下降,英国央行也可以推动其资产购买计划。

“只要需要,我们还有工具。”他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师琰 伦敦报道

编辑 许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