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文艺作品尤爱伦文叙

佛山日报 记者 束维  2016-10-11 17:29

伦文叙是佛山石湾镇街道黎涌村人,有史记载的第四个广东状元,有鬼才、怪才、奇才并称之美誉,是一个具有现实影响的历史贤达人物。五百年来,有关他“五岁神童”、“少年鬼才”、“解缙再世”、“戏对和尚”、“南伦北柳”、“丝绸铺路”的轶事和传说,被人一直传唱。

与其他状元相比,有关他的文艺作品数量堪称第一。这是偶然现象还是必然现象?对此,记者走访多位曾撰写“伦文叙故事”的文史专家以及学者,解读文艺作品中伦文叙的影响力,尽可能地还原真实的伦文叙。

穷小子当大官 一部真实励志故事

去年,美籍华人、佛山雕塑家吴信坤创作了一款陶塑作品《少年伦文叙》,展示的是少年伦文叙因家境困难,帮父母种菜、卖菜的故事。作品中,吴信坤将伦文叙塑造成一个“鬼马、调皮”的少年,一手担菜,一手拿笔,表达他出身贫寒,却不忘上进求学的形象。

吴信坤告诉记者,伦文叙身上有很多传奇色彩的故事,正因为此,无论是文学者或艺术家,都会对伦文叙这一历史题材,充满好感。“历史上岭南地区出一个状元相当的难,出一个好官更难,特别是当老百姓认为他是好官,就会永远感激他、崇敬他、怀念他,还会用各种形式塑造他,以此证明他的与众不同。”

曾撰写《少年伦文叙》一书的佛山作家林三伟说:“‘穷小子’做了大官,还勤勤恳恳地当个好官,用心地教育几个儿子成了才,成就了伦家“一门四元两进士”的美称。因此,伦文叙求学为官的经历成为了很多励志上进读书人的榜样。”

一个世纪以来,伦文叙的故事被搬上了粤剧舞台以及影视剧,岭南地区的通俗读本也都有伦文叙的故事。佛山非遗专家梁诗裕回忆:上世纪50年代,常听讲古佬讲述坊间故事,鬼才伦文叙便是其中一个话题。不仅如此,有关伦文叙的连环画、民间故事丛书、粤剧在粤港澳地区都很畅销。

“穷得叮当响,却是个机灵鬼,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后通过刻苦攻读,考上了状元,这是多大的跨越啊,直到现在,人们还是偏爱这类励志故事。”梁诗裕说道。

民间故事流传“伦段子”走街串巷

撰写《鬼才伦文叙》一书的山东籍作者刘泽让谈到,自明代开始,就有不少关于伦文叙的精彩故事和诗文段子在市井流传,加之民间讲古佬走街串巷地带动,许多故事早就深入人心,岭南各地,谁都知道几个“伦段子”。然而,让刘泽让颇感遗憾的是,当代众多文字和影视作品中有关伦文叙的故事,有的荒诞不经,有的篡改历史,格调不高,与真实的伦文叙相去甚远。

值得关注的是,任职后的伦文叙,长期在北方定居、工作,其生平故事却多在粤港澳地区流传,这一现象发人深思。记者观察到,反映广东历代状元的文学著作,以伦文叙题材数量最多,说明世人对他的认知度颇高。梁诗裕分析:首先,市井文学看准了伦文叙真实的励志故事,以此为基础,改编了很多与历史不符的民间故事,在书市、文艺界可谓经久不衰;另一个原因,伦文叙没有直系后人,对于时隔500年的历史人物,怎样编撰都不会有直系后人来质疑。反观有些状元的直系后人,或为达官贵人、富人,很在意先人的历史,不会让人随意编写。

“打个比方,有一个故事讲到伦文叙的爱情、婚姻,情节是伦文叙被财主胡小姐嫌弃,其才气却被小姐的丫鬟看中,两人深爱,待伦文叙高中状元回乡,娶了这名丫鬟,以伦文叙当时的社会地位,娶一名丫鬟为原配,可信度不太高,倘若直系后人知道,绝对会干预。”梁诗裕说道。

佛山岭南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恩维赞同梁诗裕的推断,同时他认为,史料记载有关伦文叙的历史并不多,而其他状元历史记载较为详细,历史有一定的定论,文艺创作者也不会随意拿一个已有历史定论的人进行随心所欲的编写发挥。

陈恩维认为,伦文叙的故事有助于我们对于先人的基本了解,如文学著作《三国演义》与真实历史,有很大的区别,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三国历史的认知,同样,对于后人而言,我们应花费更多的时间深度挖掘伦文叙的历史。

编辑 万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