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国最大的民间博物馆,向战士致敬

南方+ 记者 杨小妍  2016-10-10 16:11


由川报全媒体集群、巴中市委宣传部、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主办的“全国党报党端重走长征路大型采访活动”9日启动。10月9日至13日期间,南方+记者将跟随采访团的脚步,走进建川博物馆聚落和巴中市,沿着当年红军在巴中的足迹,重温烽火岁月。10日上午,天空灰蒙飘雨,南方+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位于四川成都大邑县的建川博物馆参观。(南方+记者 杨小妍 摄)


建川博物馆聚落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位于中国博物馆小镇——四川成都大邑县安仁镇,占地500亩,已建成开放27座场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图为馆内的援华义士广场群雕,纪念40位在抗日战争期间援华的外国义士。(南方+记者 杨小妍 摄)


图为援华义士广场群雕,40尊义士雕塑由18位雕塑大师创作,呈现出不同的材质和颜色。(四川日报记者 肖雨杨 摄)


图为馆内的中国壮士广场,一座座以真人比例放大30%的壮士雕塑,站成气势磅礴的中国地图形状,以此纪念1937年至1941年期间保家卫国,抵御侵略的抗日战士。这些雕塑也被称为“现代兵马俑”。(四川日报记者 肖雨杨 摄)


壮士们面朝东方,呈排山倒海之势。(南方+记者 杨小妍 摄)


在抗日壮士群像中,循着华南抗日根据地路线,记者找到来自广东地区的抗日战士身影。图为黄琪翔雕塑,广东梅县人,在抗日战争中担任第6集团军、11集团军总司令。(南方+记者 杨小妍 摄)


图为日军侵华罪行馆出口处,“勿忘国耻”四个字警醒世人铭记历史。(南方+记者 杨小妍 摄)


参观途中偶遇“猪坚强”。没错!它就是2008年汶川地震中被埋36天后被救出的小猪。“猪坚强”重见天日后,被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带到了馆中安享余生,如今已经是一头大猪了。接下来3天,记者将跟随采访团走进四川巴中市,挖掘长征沿线的红色基因。敬请关注!(南方+记者 杨小妍 摄)

编辑 丁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