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探访百年洲心烧肉美味的奥秘

清远发布  2016-10-07 16:33

在清远一说起“烧肉”,大家脑海里第一时间闪过的肯定是洲心烧肉,它的存在就像清远鸡的地位一样,那么笃定又毋庸置疑。

自清代以来,洲心烧肉就因其酥嫩香脆而闻名遐迩。直到今天,正宗洲心烧肉仍坚持在农家的私家土窑里烧制,这些坚持用古法炮制的烧肉外皮酥脆,肉质鲜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咬一口皮薄酥脆的烧肉,肥而不腻,脆皮香味浓郁回荡在口齿之间.……

▲洲心烧肉

老洲心人,喜欢早早到集市切两斤还冒热气的烧肉,再来一瓶白兰地,三五知己好友,边吃肉,边喝酒,边闲聊,慢慢斟……

对于清远人来说,洲心烧肉,不仅仅是味蕾上的记忆,更是对漫长岁月间形成的生活方式的沿袭,永远难以割舍。 

烧肉,其实烧肉就是烧猪肉,因为皮色金黄,所以老百姓赋予它许多喜庆的名称:鸿运当头,招财进宝等等,也是人们过节餐桌上的必备菜。

虽然广东有很多烧肉的做法,但是清远洲心烧肉,却是家喻户晓,享誉百年的洲心烧肉可谓是清远乃至广东各种烧肉中一个响当当的牌子。

那洲心烧肉怎么样烧出来的?

跟别的烧肉相比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又有怎样的发展历史呢?

凌晨三点的秘密基地

我们常常提起“凌晨三点的哈佛”,以激励自己要努力奋斗,那你有没有见过凌晨三点的洲心烧肉制作坊呢?今天,发布君带大家探访凌晨三点的洲心烧肉制作基地,解密洲心烧肉美味的奥秘,温馨提醒:请准备好纸巾哦~

半夜三点,灯红酒绿的夜生活都已经告一段落,整座城市开始真正进入它的“深度睡眠”。而这个地方依旧灯火通明,为了更好地保持烧肉上架的时候的酥脆口感,工人们开始通宵达旦地工作。

凌晨3点,洲心烧肉制作坊一如往常地开始通宵达旦的忙碌,从杀猪到烧猪出炉,按部就班地进行,通常需要用一个通宵的时间。

百年美味洲心烧肉是如何炼成的?

起梅肉、剔骨、撒盐、撑起、贴纸、下炉……在这个约30平方米的火炉房的墙上附满了岁月留下的烟熏黑色,师傅正熟悉的完成每一道工序。

1.起梅肉

生猪运送过来后,他们第一步的工作是“起梅肉”,将猪身上口感不好的肉剔干净,并且尽可能让猪身上的肉厚度相当,因为薄了容易烧焦,厚了又烧不透。

2.剔骨

起梅肉之后,要将把猪身上除了排骨,其他大骨头都要剔出来。

3.撒盐

撒盐则是洲心烧肉极为关键的一步。盐是烧猪最重要的调味品,一头200斤的猪大约要需要用3斤盐。

如果用五香粉、八角、南乳等香料来烧,就会破坏猪肉原有的清甜。保持烧猪的原汁原味,是“洲心烧肉”远近闻名的原因。

4.撑起

用盐把猪肉腌上十几分钟之后,把它撑开、晾起,准备就绪,最传统的洲心烧猪是不刷蜂蜜,它的成色与口感全靠师傅的手艺和火候的把握。

5.下炉

在烧肉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多次进出炉。每一次的出炉都要用叉子给猪肉透气,为的是让猪肉熟得更均匀,口感更嫩滑,而后再放入炉里继续烧制。

6.贴湿纸

烧制期间出炉时,需要检查哪里烧好了就得在那贴上湿纸,防止烧焦,还没烧好的地方就要调整位置。

以上步骤需来来回回重复约五六次,直到一条全身熟透。

7.出炉

皮脆肉嫩、香气四溢的烧猪最终完成,一只普通的猪,完成了它此生最为辉煌的蜕变。

洲心烧肉美味的秘诀:用心

洲心烧肉之所以这么出名,除了精良的传统工艺之外,关键是我们的烧肉师傅用心经营。俗话说得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如一日,只做一件事,就是一心烧出好吃的烧肉。

不可忽略的美味:洲心大粥

除了洲心烧肉,洲心大粥也是一大美食。而刚好除了做烧肉的肉类,其他部分肉类就被用于煮洲心大粥的主料了,真是物尽其用。

“新鲜”是大粥的第一要素,以猪杂为主要原料,有猪腰、猪心等九种材料在里面,大份且料足,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大粥的传统风味。

在百余年的传承与不断的创新中,洲心烧肉在几代洲心人的手中逐渐发展壮大,自成一派,现已发展成为广东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块烧肉,一碗洲心大粥,不仅仅是口齿留香的美味,在烧肉师傅看来那是一份对传统虔诚的沿袭,也是对食客肩负起的一份责任;对于懂它的食客来说,除了是一种味蕾难以抗拒的美食,同时更是一种对传统情怀的不离不弃。

编辑 洪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