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谭氏家塾:隐身于乡村的文化记忆

江门日报 记者 陈丝柳 郭永乐  2016-10-07 09:04

江海区祠堂多,礼乐街道办事处就是一个典型:明末崇祯十三年(1605年),张、陈、谭、吴、区等姓氏都在礼乐建下自己的祠庙。据了解,谭氏祖先居江西宁都,宋太宗建姓年间,谭宏轶因战乱徙居南雄保昌珠玑里沙水村(今珠玑巷),谭敬湖是谭氏入广东始祖谭宏轶第24代后人,后人仰慕其德贤,150年前,在板桂里建敬湖谭公祠纪念,后来更名为谭氏家塾。历经一百余年,谭氏家塾如今仍完好地保存下来。

记者走访

2004年重修并更名

近日,记者在谭氏宗亲会会长谭宜根带领下,来到位于江海区礼乐街道东红村的谭氏家塾。家塾隐身在周围的民居中,非常不起眼,若无人带领,很难找到。家塾门口绿树环荫,一条小河缓缓流淌,是一方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据了解,1953年,此祠成为民居;1958年间,正门石匾下落不明。至礼乐谭氏宗亲会成立,急需场所,住户谭宣佳、谭锡、谭朝卓、谭国安、张锦达于2004年迁出,使此祠得以重修,并更名为谭氏家塾,供奉谭氏历代祖先。

家塾面积不大,长16米、宽9米。记者进入谭氏家塾,发现为三进三出结构,第一进为祠堂处理日常事务之用;第二进内立有石匾一块,记录祠堂的发展历程,并挂有对联一副,写着:叶茂枝繁八方继兴,文丞武尉一脉相传;第三进摆放谭氏各代祖先牌位。墙上有青龙白虎字样的木雕左右相拥,十分气派。龙虎二字为谭树棠所写,他曾是《新会报》副总编辑,不但文章好,字也写得好,是村里公认的“有文化”的人,对家族事、家塾事也非常热心。

虽然偏安礼乐一隅,但谭氏依然与外面的谭姓族人保持密切联系。去年是谭嗣同诞辰150周年,谭宜根还应邀去湖南参加庆典。每年谭氏族人都回高要参加祭祖,然后拍下照片挂在墙上,现在两面墙壁都挂满了历年祭祖照片。

先贤名人

从明历清,仕官辈出

据《江海区志》记载:谭姓,多集中在礼乐东红、东仁、英南等村,主要源自开平水口。

从明历清,仕官辈出,记者从谭某提供的《全国谭氏历代科名职官录》上看到,谭有章,海心人,明初举人,丰城知县;谭时遂,杜澄大村人,明嘉靖举人……

“航空先驱”谭根的祖籍也是开平。谭根原名谭德根,1889年生于美国旧金山,他与冯如、林福元三人,并称为中国近代航空先驱。

谭根被誉为“中国设计制造水上飞机第一人”;曾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万国飞机制造比赛,勇夺冠军。

1911年,他奉孙中山之命回广州,表演施放乘人气球节目,配合革命党人温生财刺杀了清廷将军孚崎。谭根还在1915年回国筹办广东航空学校,为“航空救国”培养了一批人才。

活化亮点

每年祭祀时人较多

由于时代变迁、经济发展等各种因素影响,谭氏家塾日渐被淡忘,除了老人平时在这里休闲聊天外,基本处于“半荒废”状态。

谭氏家塾内有一图书室,记者进入时,却发现书籍上面布满灰尘,书籍内容陈旧无更新,仿佛很多年没有人来过。

“虽然我们成立了谭氏宗亲会,但是毕竟资金投入有限、人力不足,举办活动较少。只有每年祭祀的时候,家塾才会多人前来,一些外地的谭姓族人也会前来寻根,看自己属于哪一辈、哪一枝。”谭宜根说。

乡风民俗

族人结婚时另取一名字

记者在礼乐谭氏始祖世系图旁看到两块牌匾,共二十个字:维左扬履廷胜裕徽昭明 象贤先奕世崇德焕嘉猷。

“从第23代取维字开始,每一辈取其中一个字。”今年89岁的谭伯告诉记者,谭氏族人有两个名字,一为出生之后到结婚之前的姓名;二为结婚之时,需要从这二十个字中选出一个,作为姓名的第二个字。取字以后就把“字牌”挂在家里,等百年归老后,这个“字牌”上的字则刻在墓碑上,作为故人的名字。

谭姓人一说自己的字,大家就知道他属于哪一辈。有的村民彼此之间年纪差十来岁,但辈分却差了两辈。

“家族薪火相传,一辈一个字,现在这二十个字差不多已经取完了。家族长老经过商讨,反复斟酌,后来决定增添二十个字。”谭伯指着墙上的另外两块牌匾,对记者说:“你看这边:荣华继祖发富贵承宗开,英雄怀壮志豪杰展宏图。既是家族以后族人的字,也寄托了老一辈希望家族兴旺发达、繁衍生息的愿望。”

记者在谭氏家塾里看到,有老人在阴凉处看报纸,旁边有几个木桌,谭伯说,常有老人在这里相聚打牌或者聊天。

后人说祠

希望多举办活动

据谭伯回忆,小时候他在谭氏家塾内念过几年书,“这边是课室,那边是老师办公室……”谭伯说起那段时光,很是难忘,“班上十几位学生,老师很严厉,手上有戒尺,我们摇头晃脑地跟着先生念古文。那时的课程有算术、国文、书法三门,除了谭姓子弟,村里的其他姓氏子弟,甚至外海等地也有学生过来读书。”

现在只要有空,谭伯就来到谭氏家塾,用手轻轻抚摸墙上的青砖,看看挂着的老照片,追忆年少时的那段时光。

谭宜根说,谭氏家塾是我们的文化记忆,我们希望以后能举办多种活动,为其灌注旺盛的生命力,让家塾“活”起来。

专家评说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石坚平:

打造文化传承新平台

在乡土中国,祠堂是凝聚家族的一条精神纽带,在社会管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现在我们说“宗族”一词似乎已经不合时宜,我更愿意用‘社区’的概念去看待祠堂。

祠堂发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祠堂对年轻人的持续吸引力不够;二是单纯依靠地方力量难以发展。

因此,要充分挖掘祠堂背后的文化内涵,应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将祠堂打造成文化传承新平台、乡风民俗博物馆等,也可以成为村民看书读报、电子阅览、运动健身的新载体,让地方记忆得以延续。

编辑 潘伟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