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任先博
2016-09-30 09:52
昨日,广州纪委召开9月网络新闻发布会时通报:今年1至8月,广州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举报3784件,同比增加3.22%;处置线索2000件,同比增加37 .6%;立案861件,同比增加33.9%;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 2 0人,同比增加61.9%。其中,市纪委监察局共立案查处处级及其以上干部案件共13 0件130人,分别同比增加26 .2%。
派驻纪检监察机构
如何实现有效监督
近期,广州市纪委部署推进了全市派驻机构全覆盖的改革引起关注。为何有此布局?广州市纪委表示,此前,市纪委先后分三批在46个政府工作部门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对市直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新形势新任务对派驻工作要求的提高,一些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完善的问题逐渐凸显,包括领导体制不够顺畅、职责定位不够明晰、编制配备不够合理、干部能力素质不够过硬等问题和不足,如有少数派驻机构连续三年“零办案”等,这些情况客观上影响和制约了派驻机构进一步更好发挥作用。
对于此举,也有媒体提出疑惑:现在36个派驻机构监督115个市直单位,如何实现有效监督?市纪委给予回复:市纪委派驻机构全覆盖改革在认真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的同时,更加注重组织和机制创新,立足内部挖潜、整合机构、盘活存量,对现有派驻机构进行整合、撤并,人员编制从213个扩充至246个,努力确保每个派驻(出)纪检组(纪工委)人员在年龄、性别、专业、地域等方面进行结构优化,其中,派驻干部交流任职90人(实有干部190多人),实际交流率达到45.7%,为进一步发挥派驻监督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州廉政账户已取消
南都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广州廉政账户已取消。对于此情况,广州市纪委表示,据了解,广州市暂未发现腐败官员向廉政账户交零头留大头等方面的案件。近年来,廉政账户的设立,消除了党员干部主动上缴“红包”的思想顾虑,增加了党员干部特定条件下收受“红包”的救济渠道。几年来,广州对党员干部收受“红包”问题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廉政账户的设立和使用,为推进广州反腐倡廉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条件下,如果继续保留廉政账户,就容易使党员干部误解收“红包”后上缴廉政账户就没事,也为有的党员干部欺骗组织、对抗审查提供理由和借口。所以,广州充分认识注销廉政账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落实省纪委的要求,积极做好廉政账户注销工作。
约谈处级以上干部2405人次
会上还通报了其他情况:全市1-8月共对8253人次党员干部开展谈话提醒,其中约谈处级以上干部2405人次,谈话函询494件;共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20人,包括给予轻处分264人、重处分356人(其中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犯罪移送司法机关67人)。运用第二、三、四种形态作出处理的人数分别占受处分人数的42 .6%、57.4%和10 .8%。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