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项目存货比拼,广发中信等5券商在审项目超40家

证券时报  2016-09-30 04:20

今年,监管层以平均每月两次的速度,共核发了15次IPO批文,核准了149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募集资金超过1000亿。

其中,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安信证券、招商证券承揽的项目最多,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毫无疑问,上述排名前5的券商将在IPO项目上获取一笔不菲的收入。对于排名前5券商的在审项目储备,有行业人士评价称,以今年获批文最多的前5券商来对比,即每家发行10家的速度,“目前储备项目排名前5的券商,每家手里拿了4年的发行存量!”


广发证券以61个项目高居榜首

当然,除了这些已经拿到手的业绩,还得看其IPO项目储备情况,是否能为券商投行提供长期的业绩支撑。

记者据证监会最新公布的IPO在审项目情况进行统计,截至9月22日,IPO在审项目超过10个的23家券商中(备注:文中提到各个券商IPO在审项目数,均不包含联席保荐的IPO在审项目),仅有6家是非上市券商。总的来说,上市券商投行的IPO储备项目最多,中小券商个别虽有异动,但整体依然偏少。

证监会最新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22日,在审的IPO项目数为780个(仅统计审核状态为已通过发审会、已受理、已反馈及已预先披露更新的上报企业),其中主板353个、中小板144个、创业板283个。

而780个IPO在审项目中,有91个已通过发审会。而他们也是离上市最近的,只要安静等待批文下发即可。

记者统计发现,780家在审拟上市企业的保荐机构大多为上市券商。其中,广发证券储备IPO在审项目最多,上交所24家,深交所中小板9家,深交所创业板28家,合计61家。紧随其后的是中信证券,保荐企业合计为52家;而国信证券以46个IPO储备项目,位居第三。3家券商的份额合计超过20%。此外,海通证券和国金证券承揽IPO在审项目数也超过了40个。

而承销IPO在审项目数排在第5名至第11名的券商,分别为招商证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安信证券、华泰联合、民生证券、中金公司、兴业证券、国泰君安、中泰证券,上述券商储备的IPO在审项目数也超过20个。

安信证券以28个IPO在审项目,在全部券商排名中名列第九,超过了国泰君安市值排名靠前的大型券商。

而曾以投行老大的身份居高临下多年的中金公司已经被甩在了第一梯队之后。仅凭借储备沪市主板14个、深市中小板3个和创业板5个,共计22个IPO在审项目的成绩被挤出了前十名之外。

小投行储备项目数多为个位数

相较之下,中小券商手握的IPO在审项目则略显“寒酸”。

据证监会披露的在审IPO企业项目数显示,前20名之后的券商目前储备的IPO在审项目数合计202个,而这其中涉及到57家券商。这也意味着,平均每家券商承销的在审IPO项目不超过4个。而排名前20名的券商平均每家拥有近29个在审的IPO项目。

“对于中小券商来说,人才的稀缺和资本金的不足,大大削弱了投行销售及后续配套服务的能力。”深圳某中型券商投行负责人称,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不少中小券商投行选择在债券和新三板业务上发力的原因。

57家IPO企业“中止审查”

在证监会公布的首发在审企业名单中,还有一部分处于中止审查状态。截至9月22日,有57家拟上市企业处于IPO申请中止审查状态。

其中,有8家处于中止审查状态的IPO企业的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紧随其后的是中信建投,有6家;而海通证券和兴业证券分别有4家IPO企业。此外,广发证券、国信证券、西南证券和中金公司也有3家处于中止审查状态的IPO企业。

据记者统计,最新披露IPO中止审查的企业名单中,因申请文件不齐备等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的企业占比超七成,共42家,分布于服装、化学制造、软件信息技术、医药制造等行业。

而因为发行人主体资格存疑或中介机构执业行为受限导致审核中止的企业有5家,分别是深圳市丽晶光电科技、深圳市骏达光电、龙岩卓越新能源、朗新科技、四川台沃农业科技。而他们的承销商分别为中山证券、信达证券、英大证券、中信证券、信达证券。没错,深圳市骏达光电和四川台沃农业科技的承销商都是信达证券。

据了解,由于信达证券保荐的辽宁振隆IPO项目存在财务造假,并被证监会于本月给予了政处罚,认定信达证券的核查工作未勤勉尽责。

此外,还有10家处于中止审查状态的IPO企业,则是因为发行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查或者其他导致审核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这其中,涉及的承销商有国都证券、国信证券、海通证券、华林证券、招商证券、民族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

据证监会文件显示,中止审核企业分为四种情形,分别为:

情形一,申请文件不齐备等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的;

情形二,发行人主体资格存疑或中介机构执业行为受限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的;

情形三,对发行人披露的信息存在质疑需要进一步核查的;

情形四,发行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查或者其他导致审核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

编辑 葛政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