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洽会看珠海 | 创新中开放 向高端进发

南方日报 记者 沈梦怡  2016-09-29 13:00

新能源汽车目前在珠海已有较好基础,将成为未来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图为银隆生产的新能源汽车。

9月中旬,珠海唐家东岸白沙路1号,随着白色球形外防护罩的安装完成,珠海欧比特控制工程有限公司卫星大数据接收站正式落成。这是欧比特“卫星空间信息平台”项目中地面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其正式具备了遥感卫星大数据的接收能力。下半年,欧比特公司预计将搭载发射两颗视频实验微纳卫星。

以欧比特为代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珠企军团”正在崛起。队列中,有已经成名的国际性品牌,有名不见经传的隐形冠军,还有一批潜力巨大的中小企业,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雁阵效应正逐渐形成。

企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也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主体,堪称珠海装备制造巨舰的龙骨。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掌握自主创新核心技术为重点,不断提升自身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抢占产业制高点;以开放为媒,积极拥抱全球资源,开拓广阔市场——在“企业军团”的冲锋下,在市场活力的迸发中,珠海迈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珠西区域创新中心的步伐日益沉着、有力。

●撰文:沈梦怡 摄影:王荣

A 星月同辉

大中小企业协同集聚发展

上个月,位于金湾区三灶镇定家湾工业区定中路西侧的一块35.6万平方米工业用地,被名为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的竞标方拍下,未来两年,这里将建起中兴通讯集团智能汽车生产基地项目的一期厂房。

此次中兴通讯与珠海合作的智能汽车项目,将建立新能源汽车总部基地,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该项目共占地约1200亩,未来计划实现年产新能源客车整车2万辆、专用车1万辆的生产能力,并规划生产新能源乘用车。

随着中兴的加盟,珠海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再添一员猛将。在此之前,格力电器也宣布130亿元收购珠海银隆,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将钛酸锂核心电池技术“发扬光大”。格力电器集团董事长、总裁董明珠曾表示,格力主要看好银隆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价值,格力自身的智能制造、电机、精密模具等都能与银隆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在“小三电”(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刹车)方面也将形成互补。

在先进装备制造领域,目前,珠海已初步形成从整车制造到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和充电设备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这其中,不仅有银隆、中兴,还暗藏着一批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和潜力选手。

总部位于珠海高新区、正谋求创业板上市的英搏尔电气即是其中之一。身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游,英搏尔专注于电动车辆电机控制系统的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主营业务以电机控制器为主。

“电动车辆控制系统是电动车辆的大脑,我们的目标是做中国的特斯拉。”英搏尔电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英搏尔的产品已被广泛运用于新能源汽车、中低速电动车、场地电动车等领域,产品在轻型纯电动乘用车和特种专用车中占约80%的市场份额。

在英搏尔电气的下游,珠海润星泰电器也正在开拓新能源汽车的蓝海。该公司市场总监彭英良告诉笔者,近年来,润星泰加大了汽车零件轻量化的研发力度,开发了零气孔的挤压压铸等适用于汽车零件的新工艺,已被广泛运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

同时,它的目光瞄准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目前润星泰已完成相关项目收购,正与华为电源产业联盟合作,进行研发团队的建立、产品试制等工作。未来,其也将与银隆新能源展开进一步合作。

而在用户管理端,作为中国第一家致力于提供新能源车及智能车软件及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企业——小可乐科技,也正加紧在珠海建设充电设施智能化及管理平台的示范基地,将为中兴等上游企业提供更多大数据支撑。

龙头引领、中小企业协同,这是珠海先进装备制造业的特色和重点方向之一。事实上,除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机器人、智能电网、3d打印等产业,珠海也已基本形成“大中小”企业的雁阵效应,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凸显。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特区,以改革为灵魂的珠海历来就是一座提倡创新的城市,随着创新型企业集群的出现,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也将逐步完善,随之而来的,将是整个城市创新生态圈水平的不断提升。

B 逆势增长

创新红利不断显现

承载“中国智造”之梦,大疆无人机正飞向世界。但它的“动力”却来自珠海。去年,凭借自主研发的第二代高能量密度、大功率、长寿命、耐低温型无人机专用电池,珠海光宇电池有限公司以性能评测第一的优势击败业内多家供应商,“俘获”了大疆科技的合作订单,成为大疆的最佳电池供应商。

技术引领让成立不到10年的光宇电池快速成长为全球第五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制造商。2015年,该公司销售额达18亿元,增速超过30%;今年销售额预计可达25亿元。“另外,我们正与谷歌合作,研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宇电池副总经理付小虎告诉笔者,预计到2020年,公司产值将达100亿元,其中新能源动力电池产值将占一半。

与光宇一样逆势增长的还有珠海太平洋粤新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自2011年至今,这家公司已交付40艘工程船。在造船业市场需求萎靡的大背景下,凭借优良的制造技术,公司去年全年产值达6.8亿元,实现了稳步增长;二期厂房预计将于今年投产,可增加产能约30%。

此外,今年1月—8月,瓦锡兰玉柴产值同比增长157.82%;鹏辉电池同比增长100%;运泰利自动化今年前两季度累计产值同比增长120%,全年订单将稳中有升,预计全年产值约5.5亿元,同比增长30%……

还有更多企业正通过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增长点。

作为全球行业首家拥有喷墨、激光、色带上下游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的打印通用耗材企业,珠海天威集团已掌握2536项自主创新专利,拥有激光硒鼓、墨盒、色带等9大类过万款产品,远销国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家知名的耗材品牌企业,正抢抓“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将3D打印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开启新一轮发展。

目前,天威每年投入销售额的4%—5%作为研发经费投放于3D技术研发。天威集团董事郑玉霞介绍,3D打印服务企业对于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意义重大。“传统模具制作相当费时,成本动辄数万元。3D打印可让企业先制作模具的模型,检查过后才制作正式模具,降低企业成本。”未来,天威将融入3D设计、扫描、后加工、应用等,实现3D打印产业联合技术创新和产业聚集发展。

据了解,珠海全市装备制造企业有132家是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高企的1/3。今年1月—8月,珠海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达259.9亿元,同比增长12.3%,高于省下达的增速目标(12%),占全市工业比重39.6%。这一连串数据,是珠海装备制造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回报,更是珠海未来产业结构进一步迈向中高端的核心动力。

C 开放发展

面向全球市场参与中高端竞争

长园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洪最近有点忙。日前,长园电力紧急承接了俄罗斯国家电网业务,负责俄罗斯330KV电缆工程用的电缆及附件的全套型式试验和预鉴定试验。并且,全部试验过程将在俄罗斯电力部门的有关领导和专家监视下进行,时间紧、难度大、任务重。

俄罗斯、巴基斯坦、伊朗、波兰、东南亚……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快速推进,长园电力“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

这家成立于2009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电力电缆附件、智能配网设备等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其自主研发的MMJ、EMT系列产品拥有两项国际范围发明专利和两项实用型专利,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实现了电缆本体的恢复与无隙对接的电缆连接产品。2016年,长园电力预计产值可达4.5亿元。

与长园电力一样,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正加速展开自己的“国际化战略地图”,新加坡、孟加拉国、印度、俄罗斯等“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赫然在列。据介绍,早在2005年,该公司就已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先后在上述几个国家成立分公司,深耕亚洲、非洲等国家市场。如今,东信和平已成为全球知名的智能卡产品及相关系统集成与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和服务商,连续5年智能卡出货量位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五。

以长园电力、东信和平为代表,一方面,越来越多珠海企业开始主动“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在市场搏击中抢占全球装备制造产业链中高端环节。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企业也进一步面向全球配置资源,吸收来自全世界的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要素。

2013年,收购加拿大艾维高斯(Avicast),提供航空标准件技术服务;2015年,并购美国第三大标准件集成供应商艾联(Align Aerospace),进入世界航空标准件供应主渠道……作为国内唯一的航空标准件集成供应平台,位于珠海保税区的中航国际控股(珠海)有限公司正在助推航空零部件产业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

值得一提的是,其与保税仓储基地同期建设的第三方检测中心也将与国际接轨,承担航空标准件及材料性能检测的鉴定、质量鉴定及失效分析等项目,为航空制造企业提供专业的质量检测服务。

全球高端人才也在加速流入珠海。凭借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可应用于海陆空监视和预警的智能全极化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及网络化指挥平台,珠海纳睿达科技有限公司吸引了业内的众多目光。目前,公司已成功研制两套雷达系统,被国家气象局认定为“国内首创、世界领先”,填补了国内空白。

据悉,目前公司拥有研发人员26名,其中博士6名、硕士16名、国外引进人才11名。引进人才中,3名核心人员来自全球最大、最强的雷达制造军火商美国雷神公司,其他5名技术核心成员来自北美最大的微波实验室和美国财富500强的跨国公司。

有了人才作为坚实后盾,未来1—2年,公司还将瞄准国家低空战略,依托多功能雷达系统平台技术,填补国内低空空域监测技术空白,进军更为广阔的通用航空市场。

■案例

珠海装备“出海记”

9月8日上午11时,满载四个模块的“中远至宪2号”驳船,在顺利完成滚装及海固作业后,缓缓驶离巨涛码头。至此,加上首批于8月6日交付的三个模块,珠海巨涛海洋石油服务有限公司承接的全球知名海洋油气装备供应商MODEC旗下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MV29上部管汇模块建造项目圆满完成。

“这是一次艰难的出海战役,但历时不足一年,我们圆满完成了任务。”珠海巨涛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管汇模块项目共计7个模块,总重量6169吨,系巨涛首次向MODEC提供模块建造服务,也是巨涛承接的第三个巴西国油FPSO上部模块建造项目。

几年前,国际市场上的深海开发装备制造领域还一直被几大海洋油气开采巨头垄断,核心技术也掌握在国际巨头手上,中国需要的海工装备几乎全靠进口。从2011年起,巨涛通过引进与自主创新,逐步将制造水平提升至国际一流。随后巨涛与美国FMC(全球最大的深水石油天然气装备供应商)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正式被收录入全球海洋油气开采巨头的供应商名单。

据了解,此次管汇模块的建造涉及结构、管线、涂装、电仪、设备、法兰管理等多个专业,加之其将安装在FPSO的舷侧区域,且用于海底盐下盆地的油气处理,工作介质具有易燃、易爆、强腐蚀和高压等特性,并需在复杂的海况作业环境下保持性能稳定,难度极大。但最终,巨涛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圆满应对了种种挑战。

项目的成功交付,标志着巨涛对于FPSO上部模块建造项目安全、设计、采办、生产以及项目的管理水平已日臻成熟,也是在深耕传统陆地和海上油气设备业务的同时,向海洋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上部模块业务板块拓展升级的道路上迈出的又一坚实步伐。“此番与MODEC虽是首度合作,但巨涛充分展示出作为国际一流海工装备制造商应有的项目执行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互利互信,也为日后的深层次合作奠定了基础。”该负责人表示。

进展

力推重点项目早动工 早建设早投产

中海福陆海工等21个项目已开工

今年以来,珠海全力落实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省市区三级督导机制,实施重点在建项目推进工作方案,实行领导挂点服务制度,全力推动项目早动工、早建设、早投产。随着项目纷纷落户、投产,产业链条也进一步完善。

目前,珠海已经推动中海福陆海工等21个项目开工,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4个)的87.5%,年内还将推动10个项目开工;已促成格力智能装备等8个项目投产,总投资48.1亿元,年内还将促成巨涛海洋二期等投资额72.5亿元的14个项目投产,明年再促成烽火科技项目等投资额171.3亿元的13个项目投产。这些投产项目达产年产值预计387亿元,将进一步巩固珠海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加快推进产业做大做强。

以大项目为抓手,今年1月—8月,全市装备制造业投资99.22亿元,同比增长59.5%,占全市工业投资52.5%。全市投资额1亿元以上装备制造业在建项目37个,总投资405.14亿元。

此外,目前,珠海重点跟进的投资额1亿元以上装备制造业项目共57个,预计到9月底,珠海将新引进投资超1亿元的装备制造业项目26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6.7%,其中,新引进超5亿元项目11个,新引进超10亿元项目4个,均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编辑 胡净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