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碎了心!广州为398栋历史建筑定制398份保护方案

南方+ 记者 魏凯  2016-09-27 08:22

398栋广州第一批历史建筑,经过华工建筑专家逐一上门实地调查,从外立面到材料、构造、装饰都仔细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哪些部位有历史价值需要保留,哪些无价值可以在后续改造中舍弃,再拍图编号留档成册。如此浩大的工程经过近两年的时间终于完工,这一保护规划日前通过了市政府批复,正式对外公布。

龟岗三马路16、18、20号门口挂着广州市历史建筑的牌子。

华工建筑专家耗时两年调查而成

历史建筑,承载着广州城市独有的历史人文地理遗产,过去由于侧重经济发展,保护力度不足导致许多历史建筑被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批评。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从2013年左右,市政府分批公布了广州历史建筑的名录,对纳入名录的建筑依法进行日常巡查和保护。

除了保护之外,如何对历史建筑的修复和活化提出技术指引,引导产权人对其改造利用也是保护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在过去两年里,市国规委和规划编制单位华工建筑学院对首批398栋历史建筑进行了逐栋的入户调查,确定哪些部位有历史价值需要保留,哪些无价值可以在后续改造中舍弃,再拍图编号留档成册编成规划。经过多轮修订后,这一规划终于经过市政府审批。

孙中山大元帅府

每栋建筑哪里留哪里拆全部有规定

本次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包括规划文本和398处历史建筑的保护图则两部分,通过规划条文和图片两种形式,对每一栋建筑如何改造、如何利用提出了具体规定。

根据建筑的价值、特色以及完好程度,规划将398栋历史建筑分成两类进行保护,第一类建筑的主要立面、主体结构、平面布局和特色装饰、历史环境要素基本不得改变,第二类建筑中体现历史风貌特色的部位、材料、构造、装饰不得改变。

图则方面,规划为每一栋建筑都编制了一张法定保护图则和一张核心价值要素信息图。前者记载了建筑的基本资料,如名称、地址、编号,还记载了该建筑所处保护区位、年代、风格、历史资料和价值认定,划定保护范围,明确保护类型(一类或二类保护)和禁止性功能,后者则认定了该建筑的核心价值要素及保护要求。

例如,被认定为广州首个历史建筑的文化公园水产馆,图则上记录了它的保护红线范围,认定其“纤秀的柱子,轻盈的楼板,灵动的线条,通透的印象,已露出之后岭南现代建筑形式特征的端倪”,当需要对其大修或者对外立面进行修葺时需要经过建筑专家的论证,功能上则禁止做危险品仓库、批发市场等会破坏其价值的用途。

房管部门将对照规划制定修葺计划

市国规委表示,保护规划的出发点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对历史建筑进行合理利用,因此保护规划在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禁止性功能设定、价值要素认定等方面,都在保护历史文化价值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业主合理使用建筑的限制。

本次规划的最大亮点是首次建立广州历史建筑的保护图则体系,把需要保护的内容逐一精准划定,并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有了保护规划,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业主、住户、使用人、街镇和各管理部门都能清晰识别价值要素,明确保护要求,对是否属于轻微修缮、是否要报建,做到有据可依,指导历史建筑合理利用和修缮。

有了本规划之后,下一步房管部门将建立历史建筑结构安全年度核查制度,制定年度修缮计划,为保护历史建筑的业主或者使用人提供历史建筑修缮的咨询服务。同时,各街道办事处、城管部门和相关技术单位可据此初步判定日常维修和修缮是否涉及价值部位,一旦发现有人在施工中对历史建筑中需要保护的部分进行破坏,则可以立即介入干预。

背景

第一批历史建筑记录广州过去百年历史

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于2013年年底获市名城委审议通过并公布。名单中的建筑是从2万余栋建筑、100多条传统村镇中筛选而出的,跨越了清晚期、民国时期、解放初期、改革开放初期近200年时间,包括海珠桥、中国大酒店、华南工学院办公大楼、兰圃、小洲村玉虚宫等广州市民非常熟悉的城市风景。

市规划部门相关负责人当时透露,第一批名单所涉及的建筑风格各异,既有中西融合,也有岭南特色。作为对文物保护的补充,涵盖了清晚期、民国时期、解放初期、改革开放初期近200年时间的建筑保护,反映了广州从1840年以来的城市发展史和建筑发展史。

第一批名单包括十大类型建筑:以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旧址水产馆、广东科学馆大楼为代表的文化设施;以广州市第二中学教学楼旧址、华南工学院办公大楼为代表的教育科研建筑;以达保罗医院旧址为代表的医疗卫生建筑;以大同酒家为代表的商业建筑;以中国大酒店为代表的旅馆建筑;以小洲村玉虚宫为代表的坛庙祠堂建筑;以霍芝庭公馆旧址、模范住宅区旧址竹丝岗四马路1号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以东亚烟厂旧址为代表的工业建筑;以海珠桥为代表的市政交通设施;以兰圃为代表的园林建筑等。

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公布后,市政府还确定了其保护主体为各区人民政府,由于历史建筑所在的街道、镇政府对名录中的建筑进行日常巡查、现场保护,一旦发现有业主或者住户在使用和改造中对其进行破坏则进行干预,勒令其恢复原状。

例如,在第一批历史建筑中海珠区有包括关山月故居、美术学院主楼、伍家祠道教会医院旧址等共57处。海珠区为此制订了以区政府为属地责任主体,街道办事处为日常巡查、现场保护主体的文化遗产保护联动制度,并要求区文广新、规划、建设、国土房管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城管执法机关落实日常监管和保护工作。

【采写】南都记者 魏凯

【通讯员】穗国规宣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 丁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