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欧阳志强 2016-09-26 22:54
好大米为何会成为好大米?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所长王丰认为,好大米的关键在种子,只有培育出高产、抗病、优质的水稻品种,才能生产出好大米。王丰的研究方向是水稻的遗传育种,主持和参与育成20多个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并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在生产上推广应用8000多万亩。日前,南方农村报专访王丰,请他谈谈好大米是如何育成的。
广东有很多好品种
南方农村报(简称“南农”):广东有“五羊衔谷”的传说,水稻种植有数千年历史,和外地比较,广东的水稻种植和大米有何特点?
王丰:根据广东省农业厅的统计数据,广东2015年早晚两造水稻种植面积达2965万亩,2014年的产量为1091.64万吨,2015年的产量略减。但广东的粮食自给率仅为30%左右,其余需从外省购入或者从泰国、越南等地进口。
北方种植粳稻,粳米外形短圆。而广东种植籼稻,大米一般为长粒型。广东人对优质大米的标准和喜好跟外省略有不同,通常来说,喜欢外观细长,透明度高,无心腹白,有饭味,千粒重在18克以下,一般是十五六克。过去千粒重超过18克的就被叫做劣质米。当然,这不是真正的科学标准,只是广东人的传统习惯。
南农:广东不是粮食主产区,七成大米都是从外地购入,那么,广东有没有好大米呢?
王丰:广东不是大米主产区,但不代表广东没有优质、好吃的大米。广东曾是水稻矮化育种的发源地,引领了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研发出很多好品种。以前整个广东70%-80%的水稻品种都来源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并在江西、湖南、广西等南方稻区地广泛推广应用,为水稻增产做出了很大贡献。
广东优质的常规稻品种有美香占2号、象牙香占、粤农丝苗、合美占、五山丝苗、粤晶丝苗2号、金农丝苗等;杂交稻有泰丰优55、泰丰优208、聚两优751、广8优169等。
广东的丝苗米和油粘米曾经名气很大,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丝苗米远销港澳、东南亚、欧美,但近年比不上黑龙江的五常大米、天津的小站米等。为什么?我认为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够,传统品牌产品缺乏创新。
品种是生产好大米的关键
南农:您的研究方向是水稻的遗传育种,从您的专业角度看,怎样才能培育出好大米?
王丰:我认为,要生产出好大米,种子是关键,只有培育出高产、抗病、优质的水稻品种,才能生产出好大米。同时,地理生态条件也很重要。同类品种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种植,其生产出来的大米,品质也会不一样。比如,日夜温差大的种植环境更容易生产出优质大米。一般来说,山区种出的水稻比平原的更好,晚造又比早造更好,因为晚稻在10月、11月成熟,早稻在6月、7月成熟,前者日夜温差比较大,生产出来的大米在口感等各方面会比较好。而且,由于水稻品种生育期不同,好品种也不是每个地区都可以种,比如在广州能种的品种,在韶关不一定适合;感光性的品种在其它地方能种,但在韶关就不能种,种下去后不会抽穗,无法正常生长。
南农:过去这些年,水稻育种家致力于挖掘种子的潜力,解决产量、病虫害等问题,解决温饱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大米的品质是否得到了提高?
王丰: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在耕地面积下降、人口增长的背景下,对于水稻育种家,研发出高产、抗病的品种是首要工作。只有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才能提高粮食产量;只有解决了抗病性问题,才能确保粮食稳收、增收。
当然,大米的品质问题近年也越来越凸显,对于农民来说,高品质的大米才能卖出好价钱,种大米挣钱了,农民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消费者才能享用安全、营养、好吃的大米。因此,我们育种,既要追求高产抗病,又要高品质。不过在育种过程中,我们发现品质和产量、抗病性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也就是说,高产、抗病的水稻品种,它生产出来的大米口感、外观等可能会差一些。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方向就是争取打破这种矛盾,既要保障品种高产、抗病,又要高品质。
让广东的好大米走出去
南农:在您心目中,什么样的大米才算是好大米?好大米的标准是什么?
王丰:我认为外观细长、透明度高、饭味足的大米就是好大米。说到底,大米好不好,就是饭香不香,煮出来后能不能闻到稻米本身散发出来的特殊香味。
大米的好坏,跟各个地方的饮食习惯有关系。过去广东人不喜欢吃米饭较软的粳米,因为气候炎热,吃太软而粘的米饭不容易消化,但现在北方的粳米在广东也很受欢迎。这就说明饮食习惯也是在发生变化的。
优质大米的外观标准在慢慢趋同,消费者更倾向于长粒米。比如世界品牌泰国茉莉香米,印度、巴基斯坦的巴斯马蒂大米,都是细长形的,北方的五常大米稻花香也是偏长粒的。
南农:农民应该选择什么品种来种植,您有何建议?
王丰:如果计划加工做成高档米,或者自家种来吃,可以选择食味比较好的品种,淀粉含量一般为14%-18%,国标优质三级以上。如果是卖给普通收购商,或用作粮食储备的,品种可以选择高产抗病的。
南农:您觉得在广东评选和寻找好大米的现实意义在哪里?
王丰:广东其实有很多优质大米,却因为宣传力度不够,没有走出广东,这个活动就是让大家了解我们广东的好大米,让更多好大米的品牌走出广东。
【记者】欧阳志强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