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年度碳配额竞拍供不应求,首现金融机构参与

南方+ 记者 谢庆裕  2016-09-23 01:25

记者22日从广东省碳交易平台——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下称“广碳所”)获悉,于21日举行的广东省2016年度碳排放配额第一次有偿竞价发放活动顺利结束。本次竞价共吸引到13家控排企业、新建项目单位及投资机构参加,有效申报量85.81万吨,最终拟发放的50万吨配额全部拍出,有10家以9.88元/吨竞价成功,广东连续第4个年度出现首次配额拍卖供不应求的情况。

与前三个履约年度竞拍情况相似,电力行业依然是一级市场的最主要参与者,此次单独拍得超过半数的有偿发放配额,且申报成交率高达91.9%,平均申报价格高达10.67元/吨,高出此次竞价成交价8%。“这一方面凸显电力行业在配额分配政策上面临较大的配额刚需,愿意支付更高的竞买成本;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电力行业布局碳资产管理的先行先试。”广碳所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投资机构参与此次竞价十分踊跃,并首次出现金融机构参与。广碳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配额竞价共有5家投资机构(含金融机构)参与申报,申报量高达51万吨,占此次申报总量近六成,远超四大控排行业申报总额,仅机构申报量即超出当期有偿发放总量。最终共3家投资机构(含1家金融机构)成功获得此次拍卖发放配额量的35.76%,最终成交量仅次于电力行业。

碳交易研究专家表示,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碳交易,反映了市场对明年全国碳市场和广东碳市场持乐观态度,广东配额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金融机构的关注和参与,更进一步优化广东碳交易主体结构,有助于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和竞价机制在有偿分配中的使用。

分析认为,从2016年度广东碳市场碳配额总量上来看,2016年度配额总量比上年度减少2200万吨,配额总量适度收紧,本次竞价供不应求的现象是市场对配额收紧的直接反应。而随着2017年的日益临近,全国统一碳市场进程加速,国家亦提出要发展各类碳金融产品。政策层面的利好不断,将进一步提高投资者对碳市场的信心,碳配额价值将进一步凸显,市场需求有望稳步提升。

【校对】黄黎繁

编辑 杨小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