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期航天目标是啥?“神舟”首任总设计师话你知

南方+ 记者 陈熊海  2016-09-20 23:28

9月20日下午,曾于今年7月登上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的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来到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进行航天科普讲座。戚发轫寄语青少年,中国是航天大国,但并非航天强国,未来航天器载货能力的提升、空间站的建立,都有待于今日青年去探索和开拓。  

戚发轫。

已是耄耋之年的戚发轫为明德学子带来“航天技术和中国的航天”的主题讲座,戚院士精神矍铄,从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说起,带领孩子们去了解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旅途。  

戚发轫说道,地球上的资源有限,所以探索太空是人类的任务,而探索太空则可以通过卫星、载人航天器、空间探测器等手段,卫星则具有传输信息、获取信息、发布信息的功能。他举例说,以前电视信号只能通过地面微波站进行传输,覆盖人口有限,1984年“东方红2号”发射后,全国都能通过卫星信号实时看到电视,而现在的遥感技术是基于卫星获取信息的功能,能够获取地面的各种信息,卫星发布信息的功能则用于GPS定位、精准打击武器等。  

在回顾世界卫星发射历史时,他动情地谈及因文革时期中国落后于日本,遗憾成为全球第五个成功发射卫星的国家,不过,中国航天人发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航天精神,以及“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经过60年的拼搏、奋斗,中国已然屹立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中国航天人在探索宇宙的路上迈进了一步又一步,同时,太空是国家主权的延伸,中国有力捍卫了太空主权。  

戚发轫告诉同学们,我国近年航天的目标是建设空间实验室,空间实验室是科学家带着问题到空间站去完成实验,这要完成四

项主要任务,一是人要出舱,要出去工作;二是交会对接;三是连在一起成为组合体;最后就是航天员能来来往往,有好的通道。他表示,我国将在2020年建成空间站。  

不过,戚发轫也寄语青少年,中国是航天大国,而非航天强国,在座的年轻朋友,要奋发有为,努力向上,国家的希望在于青少年,航天事业未来的担子也在于青少年,航天器载货能力的提升、空间站的建立,都有待于今日青年去探索和开拓。  

另外,受深圳中国工程院院士活动基地委托,戚发轫院士给明德实验学校颁发了“院士科普基地”牌匾。  

【校对】黄黎繁

编辑 陈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