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3 09:35
昨日下午,环保公益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共同在北京发布2015-2016年度120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评价结果。广东城市排名大幅跃升,广州较上一年度提高51名,排全国第六。不过,东莞排名下滑。这是2009年以来IP E与N R D C连续第7年对全国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状况进行评价,涉及全国120个城市,包括各直辖市和国家环保规划确定的主要环保重点城市。
广东8个城市排名跃升
评价榜单有9个广东城市,包括广州、中山、深圳、佛山、珠海、东莞、山头、湛江和韶关。除东莞外,其余8个城市排名均大幅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珠海,东莞排名下滑主要是由于其他城市得分提高更多。广州排在全国120个城市第六,在所有省会城市排名第二,仅次于杭州。
从省份的平均分看,广东排在全国第五,落后于北京、浙江、上海、山东四省市。“先进地区信息公开机制正在逐步完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广州今年度评分、排名大幅跃升,因此进入全国城市环境污染源信息公开的第一梯队。
南都记者了解到,此次广东城市得分排名跃升主要是因为在自动监测信息公开方面有显著提升。环保部2013年出台《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要求2014年开始企业应将自行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及监测结果向社会公众公开。企业应在省级或地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建立的公布平台上公开自行监测信息,至少保存一年。广东2014年也搭建了平台,但并未做到实时传输,而是由企业手工输入表格,每隔一段时间公开发布。
实时传输利于公众监督
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评价信息公开负责人阮清鸳告诉南都记者,如果不能做到实时传输,就可能产生数据造假的漏洞。据了解,环保部去年底公布8起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弄虚作假典型违法案例,其中就包括东莞市长安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东莞市长安镇锦厦三洲水质净化有限公司)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弄虚作假、私设暗管投放自来水稀释水样干扰人工采样监测等多种违法行为。
此次评价结果显示,29个评价省区均已建成重点污染源自行监测信息公开平台,用来规范重点污染源尤其是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公开自行监测数据,特别是自动监测数据。不过,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重庆、山西两地尚未覆盖全部国控污染源的自动监测数据公开。内蒙古、天津、湖南、四川等9省区的自动监测数据发布存在24小时以上的滞后。
“自动监测数据滞后传输模式,不仅让公众无法及时监督重点污染源的排污状况,也给污染源‘调整’自动监测数据开了便利之门。”阮清鸳说,采用实时传输自动监测信息公开方式,有利于公众进行对真实的情况进行监督。
未来考虑采用“负面清单”
不过,120个城市中一半以上低于50分,还有6个城市低于30分(南充、克拉玛依、大庆、临汾、本溪、大同),反映出除东部沿海地区个别城市在环境信息公开上进步外,中西部地区环境信息公开水平仍不尽如人意。
“有的地方甚至认为会影响地方招商引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说,这都是不想公开的借口。常年关注政府信息公开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表示,信息公开不仅是满足公众知情权,更是一种治理工具,能够帮助政府提高监管效率与效果。一些地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水平不高,也是因为对于信息公开的责任机制比较虚。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前首席专家王华说,环保部正在修订环境信息公开办法,未来可能会考虑采用“负面清单”办法,要求主动公开的信息不能以任何理由不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