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我帮老师上“头条”

南方日报 记者 陶达嫔  2016-09-10 09:18

中国师道传统,千百年来源远流长。9月10日,教师们迎来了第32个教师节,在这样特别的日子里,学生们如何向老师表达感激?

南方日报近日推出的“我帮老师上头条”活动引发了师生们的广泛关注。在南方日报教育垂直领域公众号“上学了”微信平台,来自华附、省实、广雅、东风东路小学等中小学校的学生们,纷纷发来邮件和信息,以图片和文字等形式分享自己和老师之间的情谊故事。为了“顶头条”,老师、学生们纷纷转发点赞,广雅中学、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还将文章推送在校园网站、官微头条,引发师生共鸣。

一位中学老师告诉记者,教师节送礼让他们有压力,而“帮老师上头条”这个创意既能帮助孩子表达谢意,又能让老师收获温暖。

本报节选部分感谢信,一起来感受老师们用霸气与才情、温柔与博学、智慧与颜值打动学生的故事吧。

要做最好的自己

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黄华林

生:2016届学生唐铭(讲述)

不可否认,有些人的某段话会深深地影响你一生,比如黄华林老师。高二时的级会,他告诉我们要做最好的自己,而他也不止是说说而已,教学上他旁征博引、意趣盎然,级组长工作上一丝不苟,指导我们编写《info》杂志,简直就是个全才。

多接触原味英语

师:广东实验中学教师 左月娟

生:2007届学生庄鸣(讲述)

初次接触左老师,要追溯到2001年,那时我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英语水平不高。不少英语老师的教学重点放在背单词和记语法上,而左老师则强调要多听多读多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时至今日,读英语新闻,听英语采访和解说的习惯,我仍然在坚持。

数学教学形象化

师:广雅中学德育副校长 吴新华

生:广雅中学2015届高三(2)班学生 谭君濠(讲述)

教数学的德育校长什么样?她知道用参数方程描述运动规律比用普通方程更直接,用极限思想可以更好地把握变量的规律,简而言之,她懂得四两拨千斤。

送明信片的老师

师:广州广雅实验学校教师 王亚男

生:2016届(2)班学生 许慧倩(讲述)

记得上体育课时,我们总爱叫他“老王”,上了初三,王老师的工作出现了调动,但还隔三差五地回学校看望我们,手里总会拿着厚厚的一叠来自各地的明信片,各个班跑,一张张送,恰似一份份鼓励与陪伴。

难忘的小学老师

师:东风东路小学教师 李颖

生:四年级(8)班学生 何金珂(讲述)

还记得我准备上一年级时,想到要离开熟悉的幼儿园,紧张极了。班主任李颖来到我家,给我介绍了学校和新班级,还送给我一本精心设计的《我的成长记录册》,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李老师。

用“飞行棋”看校园

师:文德路小学教师 陈秀茹

生:刘天悦,目前就读于广东实验中学(讲述)

上一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走进教室,陈老师用“飞行棋”带领我们认识学校,一点点地教会我们拼音,教会我们阅读。陈老师不仅是我的语文老师,更是我的人生导师。

传技能毫无保留

师: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雷红玲

生:电气学院光电专业(1417)班学生 朱培城(讲述)

她厚积薄发,把专业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她不是我们的班主任,但有同学在半夜突发急性肠炎,首先想到的就是打电话找她。

 


编辑 谢嘉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