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乡足球小将说要进国家队!市委书记表示要做见证

南方+  2016-09-09 21:07

昨天上午,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市委书记谭君铁到梅州城区各类学校看望慰问教师,在梅江区人民小学足球场,足球小将们正在紧张训练,市委书记谭君铁一行来到了现场……  

足球小将的梦想:进国家队! 

在现场,谭君铁和足球小将们交谈甚欢。他随机问一名小球员:“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球员钟抒杨毫不犹豫地说:“进国家队!”  

谭君铁:“好!足球之乡的小将就该有这样的志气!来,我和你合影为证,祝愿你早日踢进国家队!”

在大家的见证下,谭君铁和钟抒杨合影为证。

你踢球几年了?怕不怕受伤?你是独生子女吗?爸爸妈妈支持你踢球吗?……谭君铁不时向身边的足球小将们发问。

谭君铁与梅江区人民小学的学生亲切交谈。

离开足球场时,谭君铁招呼所有队员一起合影,鼓励大家好好训练,踢出好成绩!

梅江区人民小学,谭君铁等市领导与学校师生在一起合照。 

球乡百年  

梅州是著名的足球之乡,开展足球运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除了诞生“世界球王”李惠堂,梅州先后为国家输送优秀足球人才300多人。梅州是中国足球运动开展最早的地区之一。1873年,外国传教士就将近代足球技术传到了梅州的五华长布镇。1907年,旅日同盟会员谢逸桥和温靖侯回到故乡梅州,创办松口体育会和体育学堂,培养革命骨干,同时开展足球运动。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滩流传的佳话。球王李惠堂是梅州五华人,他的“柚子射狗洞”、“铁脚震日寇”等传奇故事,至今仍在当地耳熟能详,让多少梅州少年遐想不已。  

从1936年开始,以“强民”为主的梅县足球队蝉联省运会足球赛冠军,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梅县队晋身甲级队,梅县荣获“足球之乡”称号,足球成为这座城市的符号。  

梅州走出过许多足球名将,我们耳熟能详的有早期的曾雪麟、潘培根、杨霞荪;随后还有张宏元、饶秉饮、邓镇、邓雪昌、张文济、张英忠、侯梓华、杨霏荪;还有邓锡权、梁珊城、熊耀建、陈恒粦、古晚芳和后来的池明华、杨宁、王惠良、黄德保、钟小健、钟杰章、杨伟湘、张峥嵘等。  

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梅州籍球员活跃在一线赛场,刘彬彬、饶伟辉、史亮、李健华、吴伟安……  

振兴之路 

回顾中国足球20年有余的职业化之路,梅州迟迟没有属于自己的职业球队,这不得不说是梅州足球之痛。在广东足球陷入低谷的时候,作为人才输送地的梅州也大受打击。看球的人多,踢球的人少,选材面越来越窄,成材率越来越低。自然,能够被广州市或省队看中并踢上职业联赛的球员少之又少,这就不难理解,像饶伟辉、刘彬彬这样的好苗子只能远走他乡发展。 

随着梅州《振兴足球之乡十年规划》(以下简称《十年规划》)的出台,2013年,梅州五华和梅县客家(现为梅县铁汉生态)双双出现在中乙联赛,填补了梅州足球多年来的空白;2015年梅州客家成功冲甲,梅州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甲和中乙球队的地级市!今年,梅州客家中甲保级无忧,梅县铁汉生态已以南区排名第一的成绩昂首进入淘汰赛,明年梅州有望出现两支中甲球队!  

回顾球乡振兴之路,中国足球的梅州元素越来越多…… 

■梅州已形成四大杯赛、四大联赛的赛事体系 

■我市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城市-梅州·足球之乡”,嘉应学院被授予“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嘉应学院运动训练(足球)专业及富力足校顺利开学,打通足球人才输送通道 

■梅州被列入全国仅有的20个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试点城市之一  

■嘉应学院女子足球队在全省大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中获得冠军 

■五华U12少年足球队代表广东问鼎全国冠军,并代表中国赴瑞典参加“小世界杯”,更让“足球之乡”登上了国际舞台……  

这些年来,全市范围内共新建或升级改造足球场地175块,目前全市共有各类足球场地745块,已完成《十年规划》中场地建设目标任务的74.5%。而在推进场地建设的过程中,我市结合山多地少的实际情况,推进足球场地“进学校、进乡村、进景区”,实现“路边、村边、山边”的“遍地开花”。

最新的消息是,《梅州市足球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已经通过。为满足广大市民对足球运动热爱和健身休闲娱乐活动需求,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对梅江区东校场及周边区域设施升级改造的决定,规划建设梅州市足球文化公园。该项目占地面积约520亩,分三期建设,内容包括改造足球场、游泳池、全民健身中心等。  

来源:《梅州日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 马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