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需要“中国药方”,李约瑟难题有“广东解法”

南方+  2016-09-06 08:39

从豆子变为豆腐,从化学名词到生活常识,科技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或近或远,而其中蕴含的就是人类“转化”的智慧。

文|《南方》编辑部

为了使蛋白质凝固起来,人们学会了使用结晶氯化镁溶液。这让人听起来有点发蒙的结晶氯化镁溶液也叫卤水,经过它的点化,蛋白质就凝结成了人们喜爱的豆腐。从豆子变为豆腐,从化学名词到生活常识,科技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或近或远,而其中蕴含的就是人类“转化”的智慧。所以,我们今天不仅要强调科技创新,还要强调成果转化。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到广州、深圳视察,无论是在广东省科学院,还是在深圳听取创投和风投企业的介绍时,都反复强调了“转化”的价值,他说:“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加大力度推动创投、风投行业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与资本有效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众所周知,转型升级的出路只有靠科技创新。但是,如果科技成果转化不尽如人意,广东要建立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就会遇到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什么是李约瑟难题?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科技史》中抛出了一个疑问:中华民族拥有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为什么却在近代落后于世界呢?归结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将科技发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大发明最终成为烟花、罗盘等“奇技淫巧”,或束之高阁。相比之下,四大发明却成了西方人开辟新世界、传播科学的有力杠杆。就在科技创新与生产力转化的脱离之间,中国屡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今天,我们必须抓住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针对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三大特点,用科技转化的力量为“双中高”提供可靠的增长点,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

在深圳,有一个特别的现象,90%的重大科技成果、科研投入、专利生产、研发机构和研发人员都来自企业。在没有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情况下,深圳扬长避短,走的是一条以市场为导向的逆向创新模式,极大降低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本。因此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需要用市场的力量,把企业的活力激发出来,特别是用资本的力量让科技创新者能够获得直接的市场收益。新版《科技成果转化法》就有了很大的突破,明确提出转化收益不低于50%给科技成果发明人。这种思维,可以有效弥合科技研发者与市场之间的缝隙,让科技成果转化“不差钱”。

科技创新的转化犹如搭台唱戏,前端与后端必须对接流畅,才不会乱了阵脚。政府作为“总导演”,需要配置好各方资源,将市场力量、企业主体和科研院所的功能衔接起来,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如果政府破解不了体制机制障碍,营造不出有利于科技转化的社会环境,作为政策引导的前端,就会在制度引导上滞后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所以,政府搭好台,各方才能唱好科技成果转化这台大戏。

无论是科技转化的“最先一公里”,还是“最后一公里”,都如同一盘棋局,每一步都关系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广东需要把顶层设计和自身实际相结合,用自身的实践,打破阻碍科技转化的禁锢和藩篱,争取率先破解“李约瑟难题”。

【来源】南方杂志 执笔人:殷立飞

【原标题】李约瑟难题的广东解法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编辑 方向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