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批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揭牌 获准落户前海

深圳特区报 记者 林清容 晓马  2016-09-03 09:22

深圳是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创造高地”,同时也是著作权、专利和技术秘密侵权的高发地,但本土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空缺。昨日,好消息传来,经市司法局协调争取,深圳首批两家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获准落户前海,揭牌仪式昨日举行,副市长、公安局长刘庆生出席进行揭牌。由此,将有效解决困扰深圳知识产权保护关键环节的司法鉴定问题。

知识产权类案件需要技术鉴定查明事实

据统计,2015年,深圳申请PCT专利总数达13308件,连续12年居国内首位;软件著作权登记量36157件,国内排名第二。以电子、软件、通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作为知识产权创新成果高度汇集的领域,同时也成为著作权、专利和技术秘密侵权的高发地。2015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全年共办理商标案件1160宗,专利案件299件,版权案件91宗;市公安机关全年共破获各类假冒伪劣犯罪案件1326宗;市检察机关全年共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99宗;市各级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高达14487宗。

这当中相当一部分行政和司法案件,尤其涉及专利和技术秘密纠纷案件的立案、侦办和审理,通常需要借助技术鉴定来查明有关技术事实。但一直以来,受限于法律授权因素,深圳本土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空缺致使大部分复杂技术案件只能远赴北京、上海寻求鉴定服务。居高不下的诉讼成本和时间周期,给司法部门处理案件和当事人维权带来重重阻碍。

本土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成立满足多方需求

去年以来,市司法局创造性地运用前海自贸片区改革优势,争取省司法厅的政策支持。首批获准设立的前海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分别为广东公标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所和广东安证计算机司法鉴定所,其司法鉴定人分别为12人和14人。

“以前我们办理知识产权案件,尤其是商业秘密案件,根据办案程序,要派两名民警将检验材料送到北京的司法鉴定机构,出了结果后,也要派两名民警取回来,中间还要多次与鉴定专家沟通,办一个案件就要好几次往北京跑,办案成本高,效率低。”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知识产权专业办案大队四大队邓警官告诉记者,深圳有了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后,方便沟通,用于司法鉴定的时间能缩短一半。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祝建军也有着类似的感受。他说道,在遇到复杂的知识产权技术问题需要鉴定时,往往是到北京和上海进行鉴定,法官要出差办理,如果深圳有了自己的司法鉴定机构,就可以节约司法成本,同时把办案的周期缩短,有助于提升深圳整体的司法保护水平,有助于培养深圳的司法鉴定人才。

法律专业人士指出,前海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立,能够及时缓解深圳各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处理知识产权类侵权案件事实查明的技术需求;有效解决深圳创新企业遭遇商业秘密、专利、著作权侵权纠纷时,初步证据链构建、侵权风险评价、诉讼抗辩分析等方面的专门性问题;显著提高纠纷调解机构和仲裁机构案件办理效率。我市知识产权法律服务链上各个环节的需求,通过前海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真正实现了多阶段、全方位地对接和满足。

   


编辑 李注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