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被电锯锯伤手臂,中大五院五博士联合“护手”

南方+ 记者 潘晓晨  2016-09-01 11:44

南方日报讯 (记者/潘晓晨 通讯员/吾宣)8月28日,一位31岁小伙子被电锯锯伤左上臂,到中大五院急诊就诊。当时,小伙左上肢液循环和神经感觉等重要功能几乎丧失,如不及时治疗将面临截肢危险。中大五院多科室联合,历时8个多小时彻夜抢救,终于保住了他的手臂。巧的是,5个参与抢救的医生全是博士。

据参与抢救的医生庞鹏飞博士介绍,该小伙大概早上8点受伤,在外院处理8个多小时未果,才转到中大五院急诊。当时,病人的左上肢肱动脉、肱静脉、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均已离断,血液循环和神经感觉等重要功能几乎丧失,如不及时治疗将面临截肢的危险。综合分析患者伤情之后,他们迅速召集血管外科、骨外科参与会诊,准备共同协作完成手术。

庞鹏飞博士团队通过介入技术先为病人做血管造影,发现其左臂动脉断端处形成了长约10公分的血栓,血流无法通过。他们在导丝指引下置入导管精准取栓。然后,李坚博士团队对患者进行血管吻合,再通过导入球囊扩张血管,成功打通了患者左上肢动静脉血管。因为病人手臂神经和肌腱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陈少明博士团队紧接着为他进行了神经、肌腱等方面的修复吻合手术。最后,各位医生通过血管造影确认小伙子的血管已接上。至此,小伙子的手臂成功保住。

另一位医生肖笑雨博士介绍,手术全过程由麻醉科保驾护航,病人先在局部麻醉状态下做血管造影,后续手术均在全麻状态下进行。因为此前病人已经做过一次全麻,在确认其身体无麻醉残留、状态良好之后进行气管插管全麻,并通过监控仪时刻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同时供给麻醉剂、镇静药等。通过气管插管全麻,病人全过程处于完全松弛状态,确保了手术顺利进行。

目前,该小伙在骨外科住院治疗,除了低烧之外其他情况都已稳定。但病人从受伤到手术耽误了很多时间,并且神经、肌腱的恢复又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具体能恢复到什么程度现在还不能确定,需要做进一步的修复、康复治疗并留院观察。

李坚博士认为,本次手术的成功开展离不开介入医学科、血管外科、骨外科和麻醉科的通力合作,在此过程中,参与手术的各位医生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到了极致。

编辑 胡净栋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