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邓强
2016-08-30 22:16
转眼暑假结束,各大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即将陆续开学。近日,有不少学生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还沉浸在吃喝玩乐的暑假状态,出现了情绪焦躁、疲倦、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心理专家提醒,出现这些症状的孩子有可能患上了“开学综合征”。家长无需过度干涉,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与引导,并从作息和饮食等方面缓解孩子的症状。
一听上学就没劲
家住海珠区的刘女士近来一直为即将升入五年级的儿子操心。马上要开学了,但刘女士的儿子小冬却显得越来越没有精神。排斥家长劝导学习,食欲不振,“甚至一听见上学整个人就没劲的地步。”刘女士说。
今年暑假期间,刘女士并没有像其他家长,将小冬送往任何补习班或辅导班。刘女士夫妻俩平日忙于工作,对小冬也就采取了“放养”的态度。于是,玩手机、看电视就成了小冬暑假里最主要的生活方式。
“我还不想回学校,暑假太短了,自己还没玩够呢。”小冬似乎还沉浸在暑假的兴奋中。记者发现,有开学综合征的学生不在少数。大多数学生因为暑假天气炎热,每天都会玩到凌晨才睡觉,第二天早上一般都要睡到很晚。
每年暑假过后,都有不少学生出现开学综合征。记者调查后了解到,出现这种问题的学生要么是一些心理素质差以及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要么是一些过于追求学业完美的优秀学生,此外一些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也容易产生开学综合征。
生活状态转变导致焦虑
造成“开学综合征”的因素除了学生假期生活不规律,学习与休闲活动没有合理计划之外,对于新环境的 “畏难”,也是许多学生产生综合征的原因。
广州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心理学家胡慎之表示,开学综合征并不是一种非常严重、典型的现象,既不属于个体性,也不属于群体性。胡慎之解释道:“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在面对一种生活状态到另外一种生活状态的转变过程中,都会有这种心理的变化。比如幼儿园的孩子入学,孩子从家庭的氛围转到集体的氛围,这个是孩子迈入集体的第一步,孩子可能有这个分离的焦虑和失落感。这种感觉不光是小孩有,大人也会有。平时可以24小时看到孩子的家长,面对孩子入学,家长也会有这种失落感和焦虑感。”
广州市晴朗天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医生袁荣亲对此表示赞同。“其实不光中小学生,大学生也会有类似问题。大学生加入校园,可能是第一次离开家庭,开学综合征也主要表现在与家庭分离的焦虑和失落中。”袁荣亲说。
袁荣亲表示,9月份是升学季,开学综合征更多地存在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这类孩子中,从熟悉的校园到陌生的校园,他们也会面临和新同学的交往,这些都让孩子有些不适应。
家长以朋友身份给予指导
对于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缓解开学综合征,胡慎之表示,开学综合征是孩子锻炼社会化能力的机会,家长无需过度关注,“家长能做的就是在情绪上的支持和供给,让孩子自然去适应。”
袁荣亲建议从孩子和家长两个方面缓解开学综合征。“孩子要学会自我接纳并学习训练情绪,学习管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例如,对于踏入新学校的学生来说,开学综合征可能主要存在于对学校的不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学校的交通、气候和生活等,增加自信,从而缓解焦虑。此外,孩子应学会沟通和求助。“如果发现自己有这种症状的存在,要主动请教父母、老师和同学帮助,这个是成长的锻炼机会。如果症状特别严重,可以请求相关专家的帮助。”袁医生说。
但更重要的是还是家长的理解和引导。袁医生表示:“家长首先要肯定孩子存在这些症状,而不是指责、怀疑甚至否定开学综合症,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失去自信,陷入自卑和封闭,从而加重孩子的开学综合症。其次家长需要主动询问并引导孩子缓解开学综合症,以朋友的身份积极和孩子讨论,询问孩子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利用自身的经验,给予建议和指导。”
广东心海榕心理咨询机构创始人、心理咨询师于东辉则建议家长从作息和饮食方面帮助孩子缓解开学综合征。例如,刚开学期间吃清淡的食物;给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的安排一些运动,可以陪孩子爬山、跑步等,都能对孩子起到良好的作用。
【记者】邓强
【实习生】杨雪莉
【校对】钟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