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 记者 余海蓉 刘美洲 2016-08-30 08:43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市属公立医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研讨会上获悉,未来5年深圳将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加快医疗项目建设。“十三五”期间,市属医院预计新增开放床位9400张,新增执业医生4666人,新增注册护士数6851人,这三项指标几乎是在2015年底基础上翻了一番,大医院“看病难”问题有望得到缓解。
昨天,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一次性“晒”了18个规划。据悉,这是市属公立医院首次编制五年规划,规划经研讨修改后,近期将提交市医管中心理事会审定,审定后将作为决定医院重大工程以及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的依据。
市属医院建设加快
医疗资源不足、分布不均是民生建设的“短板”之一,“十三五”期间,政府将加快推进市属重大医疗卫生项目建设。
市属公立医院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可供应床位达到23000张,预计实际开放19000张,执业医生达到10000人,注册护士数达到14000人,这四项指标均为约束性指标,医疗资源总量不足问题将有所缓解。
据悉,“十三五”期间,新增医疗服务资源主要向原特区外地区倾斜,推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
5年内,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位于宝安)、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位于龙岗)、萨米国际医疗中心(位于坪山)一期规划床位将全面开放。此外,原特区范围内的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新院、市人民医院内科大楼、市中医院综合楼、市妇幼保健院保健部福强院区住院大楼也将投入使用。
新建医院委托名校办
为推动市属公立医院技术尽快上水平,规划提出未来5年将重点实施“开放办医策略”,争取在前沿技术领域有所突破。“开放办医”即“所有权与运营权分开”,政府投资兴建医院,委托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或团队运营,让市民近距离就可以获得名院的医疗服务。
目前按这一模式运营的医院包括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等。据悉,今后新建市属公立医院基本上都将通过这一模式运营。
将建设质子治疗中心
在“十三五”期间,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医用服务机器人和智能设备等国际前沿的医疗装备将配置到各大市属医院。
此外,质子治疗中心的建设也列入了规划中,这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肿瘤治疗技术之一。根据统计,2015年本市医保患者转外地治疗的人员占医保患者的2.78%,其中多数为肿瘤患者。推动质子治疗中心建设,带动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热疗、微创介入和中医中药治疗综合治疗体系建立,将有望提升深圳肿瘤治疗水平。
挂号改为科室或团队
规划提出,推进诊疗模式改革,推行团队式服务,组建医疗和护理服务团队,作为诊疗和护理服务的工作单元,改革病人直接挂号医生的模式,改为病人挂号科室或医疗团队,由医院根据病情合理安排就诊。目前这一模式已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推行了4年。
规划还提出,全面推进双向转诊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建立完善市属公立医院基层转诊病人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机制,2020年实现市属公立医院门诊就诊人次中有20%是通过基层医疗机构转诊而来。
完善预约挂号系统,全面推进预约诊疗,逐步增加公立医院预约诊疗放号量,2020年,预约诊疗率达到80%。据悉,市医管中心已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智慧医院”,推动医保患者诊间支付,减少市民排队缴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