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曹菲 马立敏 2016-08-29 10:36
28日,引发广泛社会关注的山东临沂徐玉玉被骗猝死案中,最后一名在逃的公安部A级通缉令嫌疑人郑贤聪向警方自首,目前该案6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
19日,山东省临沂市准大学生徐玉玉被犯罪嫌疑人以发放助学金的名义,实施电信诈骗骗走9900元。案发后,徐玉玉与父亲到公安机关报案,回家途中晕倒,出现心脏骤停,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3日,同在临沂市的准大二学生宋振宁也在遭遇电信诈骗后不幸离世。两起事件让电信诈骗成为舆论焦点,公众在痛批行骗者的同时,更因事件中个人信息疑泄露的情况感到恐慌。
事实上,个人信息“裸奔”、电信诈骗屡禁不止的问题存在已久,此次两个年轻生命的殒落,让社会再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谁来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又该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电信诈骗案多次引爆舆论
19日,山东省临沂市准大学生徐玉玉被骗后离世的报道引起舆论关注。微博话题“女孩被骗光学费离世”连续一周位居教育榜榜首。百度指数显示,关键词“电信诈骗”的搜索指数达9788点,是近半年来的峰值。然而这并不是电信诈骗第一次引爆舆论——2014年1月,女星汤唯被骗21万元;2015年1月,河南民工被骗1万元后上吊自杀等都引发公众热议。
24日,临沂市的准大二学生宋振宁遭遇电信诈骗后,也不幸离世。两起事件中,行骗者都掌握了当事人某方面的个人信息,并以此诱导行骗。而仅在8月,就有多起类似事件被报道:24日,上海大二女生小文订机票后,收到短信称其航班被取消,按照对方的返款操作,结果被骗走6100元。同日,山东临沂女大学生小芹接到来自“邮政”的电话,对方以其信用卡透支,将会被通缉为由,骗取了她东拼西凑的6800元学费……
记者发起一项“你遇到过电信诈骗吗?”的网络问卷调查,截至27日10时,在215份有效问卷中,有69.7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曾遇到电信诈骗。
关键在于加强行政监管
随着徐玉玉案件的持续进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电信诈骗背后的信息泄露问题。
百度指数显示,从21日到26日,关键词“信息泄露”的搜索指数翻了近四倍。截至27日14时,新浪微博话题“谁卖了我的信息”阅读量已超2595.2万,讨论数达1.7万次。有网友质疑:不法分子如何精准地获得了徐玉玉的个人信息?
央视发表评论《徐玉玉之死,该负责的不仅是诈骗犯》指出,“到底是谁贩卖学生信息的同时也贩卖了自己的灵魂?谁该站出来堵住漏洞?谁该做民众信息的保护神呢?个人信息的长期 ‘裸奔’早该有个终结。”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知名IT律师赵占领认为,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已非常严重,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最重要在于加强行政监管。“遭遇因信息泄露而发生的电信诈骗事件,民众个人很难对其追溯,而目前的行政监管明显不足。”
针对徐玉玉案件,赵占领分析,此案的信息泄露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掌握信息的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主动将信息泄露,依法可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二是教育部门的信息系统有漏洞,被不法分子攻破以盗取信息,教育部门则可能面对行政处罚。
信息安全防范意识需提高
据新华社报道,2015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59万余起,被骗走222亿元。有网友认为,除信息泄露外,受骗者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强也是骗子屡屡得逞的另一重要原因。
在上述网络问卷调查中,仅有59.53%的受访者表示曾接受过防骗安全教育。不少网友就学生防范意识缺失的问题表示质疑。
上述问卷调查还显示,行骗者的诈骗名义越来越多样化——同学、老师、亲友、领导……除了问卷中已设定的6个选项,受访者还提供了15种行骗名义,包括有所谓的警察局、银行等。
对此,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许思安认为,随着诈骗者不断更新诈骗方式,普通民众基本处于“被动防守”状态;此外诈骗者还掌握了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这更容易诱导当事人相信。
许思安认为,学历的高低与被骗没有必然的关系,当事人在短时间内被激发了自身的某种需要,才是被骗的主因。如在徐玉玉事件中,当事人的家境贫困,因此对助学金很看重,而且对方又以“短时内有效”刺激当事者行动。
因此,她建议相关部门应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学校和家庭应注重学生抗逆力训练,普及危机干预尝试,提升学生心理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