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8 15:39
摘要处暑节气刚过,夏秋之交暑热湿盛,如果因为贪图凉快,睡凉席或地板,运动过后洗冷水浴,喝过多冷饮,长期待在空调房里,睡眠时被风扇强吹等,都可能会“中阴暑”。阳虚体质的人和脾胃虚寒的人特别容易诱发此症,尤其应该加强防护。
指导专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 陈瑞芳
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原主任 张晔
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 王喆
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张虹
暑热湿盛 贪凉阴暑易上身
我们平时说的“中暑”,主要是指“阳暑”,多因在烈日下、高温中工作造成,一般表现为胸闷、发烧、出汗不畅或大汗淋漓,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晕厥、抽搐。夏秋之交暑热湿盛,阴暑则多是由于喝冷饮、长期待在空调房中或频繁出入空调房,导致身体受寒凉之气侵袭而造成的,主要症状为头痛、身痛、鼻塞、流鼻涕、呕吐和腹痛腹泻等。
阴暑病实际上是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 空调病和 胃肠型感冒。
山药琼粥 秋季补益养脾胃
如果中了阴暑,一般可以服用 藿香正气水或丸 来治疗。此外, 喝热粥 也是中阴暑之后最好的食疗方法。可以在热粥中放入一些姜葱或紫苏 ,有利于养护脾胃。此外还推荐山药粥 。
中医认为正是山药的黏稠质地,有助养护脾胃。《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补虚上品,补中益气药,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秋天吃点山药,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进补前食用,更有利于补品的吸收。
夏末秋初养生并不复杂,专家把养生要点总结成以下几点,都是一个字就讲明白了。请继续往下读↓↓
果 吃梨、枇杷、蜜橘
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特别适合秋天食用。梨还有降低血压和养阴清热的效果,所以高血压、肝炎、肝硬化病人常吃梨有好处。
中医认为枇杷味甘酸,性凉,有清肺润肺、止咳、止渴、润五脏之功效。 一般人吃枇杷,会去皮,其实,枇杷皮富含类胡萝卜素,比果肉高数倍,类胡萝卜素是枇杷果中维生素A的主要贡献者,对视力很好。建议吃枇杷时,先用盐水泡一小会儿,然后连皮带肉一起吃下去。
蜜橘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健脾、顺气、止渴的药效。与银耳合用具有养阴润肤、美容嫩肤之功用。这段时间可以定期炖一锅蜜橘银耳粥,可以滋养皮肤,润肺止咳。
茶 罗汉果茶、胖大海茶、白萝卜绿茶
这三样润肺清咽茶,可以换着样喝。
罗汉果茶——润肺止咳
罗汉果茶适宜吸烟人士及长期用嗓过度的人群饮用,对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咽痛以及扁桃体炎、咽喉炎等,喝点罗汉果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胖大海茶——利咽清肠
胖大海具有利咽的作用,如果最近有点咳嗽、咽喉肿痛,而且干痒音哑,不妨试着买点胖大海泡着喝,还可以加点薄荷干叶,胖大海的利咽润嗓加上具有宣散风热、清头目作用的薄荷,让这款茶饮止咳利咽效果更好。
白萝卜绿茶——清肺热
也可以利用日常食材来做茶饮,比如白萝卜绿茶。
将白萝卜洗净,带皮切成圆片,放入锅中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烧沸后转小火,煮约15分钟。煮好后,关火,加少许盐,放入绿茶,盖盖子闷约5分钟后代茶饮用。
这款茶饮可以预防感冒,顺气助消化,对于咽喉炎、扁桃体炎、声音嘶哑、失音患者,还可以用白萝卜捣汁与姜汁同服。
揉 中府穴、太渊穴
中府穴,属手太阴肺经之脉,位于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在胸大肌、胸小肌处,内侧深层为第1肋间内、外肌。
太渊穴就是肺脏的原穴,经常点按此穴有助于激发和保持肺脏的活力。位置也很好找,就在平时把脉的位置附近,位于手腕横纹上,拇指根部侧即是。
食 银耳、百合、薏米
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银耳为药食两用之品,药性平和,特别适合于中老年人长期食用,撕碎与米同煮为粥食用,适用于中老年人身体虚弱及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百合能清热又能润燥,鲜百合多用来烹菜,也可煲汤或煮粥;干百合则常用来煲汤,更经得起熬煮。喝点百合汤补水清火效果不错,再加点雪梨就更好了。
薏米健脾益胃,补肺清热,还有养颜、驻容的功效。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李劼
部分内容综合自《健康时报》